#醫學系

  • 全球醫療缺工 南韓2035年需增2.7萬名醫生

    |產經

    英國面臨醫生罷工問題,許多手術和診療被迫取消。有醫生希望政府能引進外籍醫護,緩解壓力。南韓則出現重症醫學及兒科等類別,缺乏新血加入。專家認為,政府須改善勞動環境,並重新制定相關法律,才能減少醫師捲入醫療糾紛的狀況,否則許多醫學系學生寧可選擇醫美,也不願意從事容易有醫療糾紛的高風險科別。

  • 醫學系在校生重考佔額 台大:該生放棄統一分發

    |文教科技

    大學個人申請已經放榜,不過近日在社群媒體有貼文指出,1名台大醫學系的在學生重新報考學測,更通過面試錄取該系所,掀起正反論戰。台大上午證實確有此事,現行規定未禁止在學生重考,不過該名學生放棄統一分發,名額留用到後續的登記分發。

  • 大學繁星推薦放榜錄取率6成1 較去年略增

    |文教科技

    大學繁星推薦今(22)日放榜,今年錄取率 61.81%,較去年增加1.49%,第一類到第七類學群招生缺額919個,較去年965個減少46個,不過以台大為例,今年7個學系共15個缺額,為歷年新高,探究原因應和今年學測的數學A及自然科較難,頂標人數偏低,導致以這兩科為門檻的學系報名人數大減,因而產生缺額。

  • 大學個人申請一階80.4%通過 3年來新低

    |

    大學個人申請,第一階段的篩選結果出爐,今年通過率80.4%,創三年新低,但超篩情形就大幅下降。有高中老師觀察,今年是舊課綱最後一年,學生不願重考,申請時有多填較保險、以前不一定會考慮的校系,提升通過比率。 是否能透過個人申請提早成為大學新鮮人,高中生得先看學測成績,能否通過申請校系所設門檻。甄選會統計,今年8萬5422人報名,6萬8682人通過篩選,通過率80.4%,創三年新低。以選填校系數來看,

  • 偏鄉醫院難留醫師 公費生服務改為10年

    |

    偏鄉醫院總留不住醫師,衛福部決定從今年度所招收的醫學系公費生,日後服務年數要從現在的6年改為10年。由於醫師的養成訓練長,6年醫學系畢業,再加上專科訓練,等升上主治醫師之後再下鄉十年,最少也38歲。公費醫新制對公費醫師的生涯發展會有哪些影響呢? 坐在急診室裡值班,等著處理隨時可能發生的各種緊急情況。何昆霖是一位公費醫師,目前服務於恆春基督教醫院,由於偏鄉專科醫生少,他最不能適應公費醫師經常得跨科支

  • 中山大學申設學士後醫學系 教學大樓今動土

    |

    國立中山大學積極申設公費學士後醫學系,今天在仁武校區舉行醫學教學大樓的動土典禮,希望能培育常駐偏鄉的醫師,平衡南北的醫療差距。但是否也意味著和高雄醫學大學合併破局?中山大學強調,這是既定的校務發展。 多位醫師學者拿起金鏟動土,正式宣告中山大學在仁武校區的醫學教學大樓開始興建。未來將整合校內研究和高雄榮總的臨床師資,主打學士後醫學系,培育常駐高雄、屏東、澎湖和台東等偏鄉的公費醫師科學家。 中山大學

  • 清大等4校提申請 增設學士後醫學系

    |

    清大、元智、中興,還有中山大學,在今年申請要增設「學士後醫學系」或「醫護學院」,審議結果預計在10月或11月出爐。元智大學表示,目前醫學研究所已經核准可以設立,也在林口取得2.7公頃的文教用地,將作為智慧醫療教學中心;而清大是在桃園取得7.5公頃土地,準備要蓋醫院。 醫學系每年招生人數上限訂在1300人,20年來未曾改變,今年,清大、元智、中興與中山大學都申請增設學士後醫學系,元智更和同集團的亞東

相關標籤

近期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