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電
-
台灣風電裝置量難達標 背後產業結構問題浮現
|產經今(2025)年5月台灣成為無核國家,根據能源署最新統計,用電有13.5%是再生能源,裡面第二多就來自風力,但風電在台灣發展其實不順利。原訂2025年陸域與離岸風電裝置容量分別要達到1.2GW和5.6GW,如今雙雙跳票。能源署不只下修陸域風電目標,也預期離岸風電難以在今年如期達標。
-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率團赴美 進行二度關稅磋商
|產經美國對等關稅措施的90天暫緩期將在7月9日屆滿,而行政院今(29)日宣布,由副院長鄭麗君率領的我方代表團,與美方25日在華府已經再度進行為期2日的第2輪實體磋商。鄭麗君表示,雙方都認為談判至今取得建設性進展。有學者分析,在台灣對美貿易順差大的情況下,最後稅率可能落在15%到25%之間。
-
彰化風場航道禁航、強制報到 法院指違反法律保留原則
|地方因應離岸風電開發,交通部2021年4月底公告彰化風場航道與航行指南,其中禁漁部分已遭撤銷,但指南還規定漁船避免進入巷道與分隔區,穿越前要先報到,否則最重罰50萬元。漁民不滿政府罔顧權益提告,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今(15)日判決漁民勝訴。
-
川普上任動搖全球減碳信心? 彭啟明:恐放緩但不至走回頭路
|環境攸關全球減碳承諾的巴黎協定通過滿10年,美國總統川普2度宣布退出,還取消電動車的相關補貼。環境部觀察,全球減碳也許力道會減緩,但不至於走回頭路,部長彭啓明鬆口,雖然國內碳費如期徵收,但政府不會逼死企業,正在研擬協助困難企業的辦法。
-
川普上任動搖全球減碳信心? 彭啟明:恐放緩但不至走回頭路
|環境攸關全球減碳承諾的巴黎協定通過滿10年,美國總統川普2度宣布退出,還取消電動車的相關補貼。環境部觀察,全球減碳也許力道會減緩,但不至於走回頭路,部長彭啓明鬆口,雖然國內碳費如期徵收,但政府不會逼死企業,正在研擬協助困難企業的辦法。
-
風電海纜與海洋|定置漁場業者擔心什麼?【我們的島】
|地方苗栗龍鳳漁港漁民以日治時期傳下的定置漁法捕魚,靜候魚群入網。但近年漁獲驟減、藻類纏網等異常現象頻傳,讓漁民懷疑與離岸風機設置有關,未來港口外海預計還會設立更多風機,而且風機的海底電纜將通過漁場,讓漁民憂心海洋環境會面臨更大衝擊......
-
台船發表首艘軍用級無人船 可海上救援亦可反制無人機
|文教科技國防部近年持續評估各式無人載具的發展,中科院、造船業者及大專院校紛紛投入其中,台船跟子公司台動去(2024)年初起執行自主研發軍用級無人船計畫,今(25)日正式公開發表首艘無人船。未來將可視裝備不同,用於離岸風電、海上救援等領域,在國防上還能執行近程防空、無人機反制及自殺攻擊等任務。
-
台船軍用級無人船 通反制無人機、近海防空
|國防部這幾年繼續評估各式無人載具的發展,中科院、造船業者和大學攏投入研發。台船和台動舊年初執行自主研發軍用級無人船計畫,今仔日正式公開發表頭一隻無人船,未來會當用佇離岸風電、海上救援,佇國防上閣會當進行無人機反制和自殺攻擊等任務。(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
台電「RE30低碳電」7月開賣 什麼是RE30?與國際主推RE100差別?
|產經為協助國內企業降低碳排,台電規劃今(2025)年7月起開賣「RE30低碳電力」產品,供企業在純綠電之外,有另一個成本相對可負擔的減碳選項。然而,RE30也引起再生能源公會質疑衝擊現有綠電市場,認為有政府帶頭鼓勵企業「漂綠」之嫌。「RE30低碳電力」是什麼?和國際主要推動的RE100有何不同?為何遭綠電售電業者質疑漂綠?
-
台電7月起售「低碳電力RE30」 遭質疑衝擊再生能源市場競爭
|產經經濟部預計7月1日,要讓台電販賣「低碳電力RE30」,首批將推出16.6億度,其中摻配30%的綠電,最低購買額度為百萬度,最高不能超過1億度,初步鎖定中小企業購買,每度電價格約6.3元,比市場行情高。不過,再生能源公會表示,截至1月國內有95家再生能源業者,電力分艙制度可能會衝擊市場競爭,呼籲政府審慎評估暫緩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