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力發電
-
綠色能源器材消耗金屬礦 開採轉向深海
|全球風力、太陽能發電以及電動車,被視為因應氣候變遷節能減碳的替代選項;不過,這些綠色產品實際上消耗更多金屬。而在陸地開採日益受限之下,不少國家把腦筋動到幾千公尺深的海底,但深海開採同樣有嚴重的環境問題。
-
台灣能源政策轉型 總統參選人各有立場與規劃
|政治因應2050淨零碳排目標,台灣正邁向能源轉型,經濟部喊出2026年10月要達到綠能占比20%。不過,有總統參選人建議重啟核四,也有人堅守非核家園。台灣如果要邁向非核家園,未來將提高天然氣占比、擴建接收站,進而取代燃煤,減少碳排,再生能源將從配角轉為供電主角。但是風力、太陽光電,都有間歇性發電的特性,台灣如何穩定供電,來看大選觀察報導。
-
入秋東北風增強 風電發電量連8天破150萬瓩
|生活入秋後東北風增強影響,帶動風力發電量成長。台電表示,10月7日到14日陸域風電加上離岸風電,連續8天瞬間最高發電量都來到150萬瓩,以全天來看,能穩定發電超過80萬瓩,相當於1.5部台中電廠機組裝置容量。不過專家提醒,風力發電會有間歇性發電特性,只有秋冬發電量大,但夏季發電量較小又是用電尖峰時期,想穩定供電還是得仰賴其他電力來源。
-
台電通霄電廠新增燃氣機組 啟動至滿載發電僅需10分鐘
|環境用電需求年年成長,還需兼顧2050淨零碳排目標。台電近年積極興建燃氣機組,通霄電廠成了增氣減煤指標廠,今(2023)年新增18萬瓩燃氣機組,特別選用氣渦輪機組,屬航改型引擎,效能等同飛機,從啟動到滿載發電只要10分鐘就能完成,台電期盼成為供電的快打部隊。
-
彰化離岸風電運維中心動工 台首座淨零排放建築
|環境台灣離岸風電有7成都在彰化,今(13)日台電在彰濱工業區宣布興建一座「離岸風電運維中心」,未來不但是50部風機的吊裝維修廠房,也會是台灣第1座淨零排放的建築。行政院長陳建仁親自參加動工祈福典禮,強調政府推動綠能的決心。
-
南非擬在國家公園旁建風場發電 動保憂危大象棲息
|全球為了促進綠能發展,南非政府預計要在國家公園旁建設200多座風力發電機,但這個計畫卻遭到野生動物保護團體跟環團反對,認為建設風車跟發電廠會破壞當地自然景觀,也會影響到公園內大象群的棲息環境。
-
歐洲9國北海峰會 誓言打造北海成全球最大發電廠
|全球歐洲9國24日在北海召開峰會,與會領袖共同宣示,加速擴大建置離岸風電,要打造北海成為全球最大發電廠;有幾位領導人還強調,為了擺脫對俄國化石燃料,與中國原料設備的依賴,讓歐洲能源獨立自主,目標在2050年,風力發電能至少達到300億瓩。
-
德州領航石化及再生能源 發電量領先全美
|產經美國德州會讓人聯想到石油與天然氣產業;事實上德州的再生能源產業規模也相當可觀。例如風力發電量占全美國的26%,連續16年蟬聯全國第1,遙遙領先排名在後的加州、佛州和俄亥俄州。
-
歐洲力推再生能源 挪威風力發電站被指侵占土地
|全球歐洲國家為了達成氣候公約設定的減少排碳目標,並設法迴避制裁俄羅斯造成的能源短缺,而大力推動再生能源,但又遇到不同的阻力。像是北歐的挪威與瑞典為了設置風力發電站,被當地少數民族「薩米人」指控侵占土地。從挪威時間23日開始,包括瑞典環保明星童貝里(Greta Thunberg)在內的數十人持續在挪威首都奧斯陸抗議,向主其事的能源部表達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