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
-
調查指6成學童性別觀念不及格 NGO籲教材結合生活情境
|生活一次次的家暴事件,凸顯性別教育的重要性。有調查顯示,台灣孩子性別觀念平均只有53.1分,將近6成不及格,有近半數孩子是靠著Google自學性知識,民團就呼籲,教育主管機關要把教材內容結合生活情境,才能讓孩子學會分辨和求助。
-
高職機械製造教材遭批錯誤百出 國教院:增聘專家重新審查
|文教科技高職機械群科所採用的「機械製造」教科書遭到業界與學界批評錯誤百出、觀念落後,12日上午立委舉行記者會指出,3本教科書裡面的錯誤高達50個,除了通篇錯誤,還把博物館才有的技術錯當成常見技術,而用錯誤知識教育學生,根本在擴大學用落差。
-
民團推動永續教科書產學合作 小學生選永續股長號召行動
|環境為地球找解方,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民間團體辦理行動年會,推動「永續教科書產學合作平台」,今(2025)年募集近百件學校與企業方案,包括企業開放超商讓小學生觀察提供哪些永續服務。
-
教育部按算編寫教材 判斷中國威脅、國際情勢
|教育部長鄭英耀進前講,佇今年暑假進前,欲編寫判斷中國威脅、國際情勢的教材。親像舊(2024)年歐洲議會,就捌譴責中國亂解說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文,來扭曲臺灣主權、排斥臺灣參與國際。國教院就有針對這款的狀況,招專家、學者佮教科書出版業開會,建議未來課本內底,歷史上這寡重要的國際決議、合約等等,愛用英語原文呈現,幫助學生了解歷史的原貌。(新聞標題、導言及內文皆為台語文)
-
高科大使用簡體字考卷引議 校方:建議正體中文但尊重教師
|文教科技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的水產養殖系其中一堂課,考試出現簡體考卷,讓學生很傻眼,將考卷放上網路,接著又有學生貼出應用英文系的翻譯教材也是簡體字,還有化材系老師名片直接印上中國台灣省,在網路引發熱議。對此,高科大表示,教育部目前沒有針對大學出題限定語言版本,會尊重老師的課程規劃跟言論自由,但會建議以正體中文為主。
-
南韓中小學明年採用AI課本 師長憂學童過度依賴3C產品
|全球AI科技逐漸應用在生活中,南韓教育部最近就宣布明(2025)年開始要在中小學推動AI課本,希望藉由科技提供個人化學習體驗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學業成績;不過有家長和老師就擔心,過度依賴電子設備,下一代的閱讀和溝通能力恐怕會一落千丈。
-
全紅嬋跳水衛冕奪金 拿下個人奧運生涯第3金
|全球「跳水教科書」全紅嬋在10公尺跳台決賽,第1跳就拿下滿分,雖然第3跳出現失誤,讓隊友陳芋汐幾乎要追平比分,但第4、第5跳全紅嬋穩定發揮達成衛冕,拿下個人在奧運生涯的第3金。
-
民間發起「新台灣史運動」 用文字影像講文史
|1624年,荷蘭人對臺南上岸建立熱蘭遮城,了後的400年,因為有歷史、政治的演變,才有臺灣今仔日的面貌。這馬有網路團隊發起新台灣史運動,結合圖文、影音創作,欲提供教科書之外的臺灣史故事,寫出臺灣人的新臺灣史。(這條新聞導言、標題是臺語文。)
-
「新台灣史運動」整合圖文影音 多元視角敘說台灣歷史
|文教科技1624年,對於台灣來說是一個重要時間,當年荷蘭人從台南登陸,建立熱蘭遮城。而在這之後的400年,台灣經歷好幾波重大的歷史更迭,有了現在的面貌,但這段故事並非所有台灣人都了解。因此台灣吧和故事團隊發起「新台灣史運動」,要以文字和影像方式,來提供教科書之外的台灣歷史敘事,創造屬於台灣民眾的新台灣史。
-
課本明訂要養蠶 教科書特展細數中小學教育史
|文教科技台灣中小學的教科書,從國編本到一綱多本,形同台灣教育史的演變。教科書出版協會,舉辦近百年的教科書特展,能看到不同時期的教育方向、與社會發展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