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團推動永續教科書產學合作 小學生選永續股長號召行動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為地球找解方,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民間團體辦理行動年會,推動「永續教科書產學合作平台」,今(2025)年募集近百件學校與企業方案,包括企業開放超商讓小學生觀察提供哪些永續服務。
在學校種韮菜,收成後親自包水餃,食農教育從生活情境出發,了解食物來源、如何選擇食物再到反思環境,也是永續教育。而近年來有學校在民團協助下納入企業資源推動永續教育,每班要選永續股長,還可到7-11觀察有哪些永續服務。
地球解方總召集人楊振甫說明,「有風紀股長、學藝股長,我們也希望有永續股長,由孩子可以自己制定這個學期、這個月應該要號召學校,或號召班級、老師、爸爸媽媽一起做些什麼。」
香蕉沒有包裝、不提供吸管,小學生們觀察超商的永續服務再提建議,對永續教育有了更進一步的想法。
教育部長鄭英耀說,一直談環境永續就得從教育著手,而像他自己從擔任中山大學校長起,辦公室就不開冷氣。
教育部長鄭英耀表示,「我也偷偷跟各位分享,現在教育部長的辦公室也沒有開冷氣,我們所有的SDGS要真正要能夠落實,就是你自己本身是不是能夠覺察到,你跟這塊土地跟地球到底是存在一個什麼關係。」
民間團體「地球解方」指出,2024推出永續教科書創刊號,今年推動永續教科書產學合作平台募集近百件企業與學校方案,讓學校結合跨域資源開發正規課程沒有的課、不會邀請的老師,讓永續教育創新落地。
洪詩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