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南韓中小學明年採用AI課本 師長憂學童過度依賴3C產品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AI科技逐漸應用在生活中,南韓教育部最近就宣布明(2025)年開始要在中小學推動AI課本,希望藉由科技提供個人化學習體驗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學業成績;不過有家長和老師就擔心,過度依賴電子設備,下一代的閱讀和溝通能力恐怕會一落千丈。

學生透過平板電腦操作教具,南韓許多學校早已把數位教材融入課堂,如今南韓教育部還預計推出AI電子教科書,最早明年3月起中年級、七年級和高中一年級學生將在資訊科技、數學和英文課,逐步搭配有AI功能的平板電腦上課。

南韓記者崔智熙表示,「教育部預計在2028年以前擴大AI教科書應用的科目,包括韓文課、社會、歷史和科學,AI課本可以分析個人的學習模式、興趣和理解能力,提供更客製化的內容來提高每個學生的學習經驗。」

南韓教育部指出,學生使用AI課本將更容易理解課堂內容,有助縮小不同程度學生的成績差距,且AI還能成為老師的助手,不僅能提供有課業輔導需求的人額外的資源,想要挑戰的資優生也能獲取更困難的知識。

南韓語言工作者林尚赫認為,「假如學生是要學習語言和外語,我認為AI課本幫助有限,因為要訓練語言能力,比起寫在平板上,學生親手書寫是很重要的,不過像是生物學或歷史等科目,可以藉由AI科技提高學生的興趣,舉例來說學生可透過AI生成的逼真圖片或影像來了解二戰或法國大革命。」

事實上在傳統校園以外,以AI技術輔助學習早已不是新鮮事,像是最近風靡全球的AI外語口說應用程式,就主打使用者透過智慧型手機,每天花10幾分鐘和AI對話或傳訊息來增進外語口說和寫作技巧。

儘管如此仍有南韓家長和教師團體憂心,學生過度依賴電子產品會影響閱讀和溝通能力,且學校尚未補足相關設備,恐怕難以執行新的教學方式。

南韓記者崔智熙指出,「根據韓國教師聯盟調查,超過半數教師認為可以強化個人化學習,但也有25%的老師質疑將過度依賴電子科技。」

南韓醫生、家長郭大衛回應,「教育本身不僅是傳遞資訊,還涉及純熟度。舉例來說你需要畫出一些東西,或是寫出一些東西,就算是醫藥領域的知識,也不單是靠腦袋學習還要實作。」

目前已有76本AI數位教科書經南韓教育部審核過關,國會教育委員會日前則通過的相關法案將數位教科書歸類為教材,而不是官方教科書,讓學校能視情況斟酌選用。

對此南韓教育部稱,若該法案之後在全會表決通過,將剝奪學生平等的受教育機會,阻礙教育改革目標。不過這波數位教改也激起三星和LG等南韓科技大廠的雄心壯志,將投入更多資源發展AI教科書,以教育科技為跳板開發全球市場。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