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高職機械製造教材遭批錯誤百出 國教院:增聘專家重新審查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高職機械群科所採用的「機械製造」教科書遭到業界與學界批評錯誤百出、觀念落後,12日上午立委舉行記者會指出,3本教科書裡面的錯誤高達50個,除了通篇錯誤,還把博物館才有的技術錯當成常見技術,而用錯誤知識教育學生,根本在擴大學用落差。

民進黨立委林宜瑾、林俊憲手上的這3本教科書「機械製造」,是高職機械群科所採用教科書。不過專家指出,3版本裡面關於銲接技術的知識至少有50個錯誤,軟銲跟硬銲以鑞接熔化溫度425°C做區隔,但現在各國早就修正為450°C,更把只能在博物館看到的技術錯寫成是常見技術。

台灣銲接協會標準委員會委員陳志鵬指出,「不要說我們學的東西比企業界落後了20年、30年,難怪我們的學生到企業界,企業界又發現很多學生進來要重新再訓練,這樣子學用有落差。」

業界更指出,教科書寫「熔接性」,結果最下面一段又跳到「銲接性」,3行文章4個錯誤,寫得不知所云還錯誤百出,害學生浪費生命學習。

中鋼焊材公司總經理莊士誠認為,「假如你記住錯誤,考試過了,那其實是錯誤的知識跟你一輩子。但如果你學不會,其實你是浪費光陰在學校,這個是我們覺得比較痛心的地方。」

審定教科書的國家教育研究院表示會全面檢討,並增聘產業界人才、重新審查。

國家教育研究院副院長顏慶祥回應,「這個絕對是全盤的虛心接受,有這樣的檢視是好事,而且這是第一次產業界來給我們一個很好的指正機會。」

教科書中也出現中國用語,部分圖片來源也來自中國的網站,錯誤也存在長達6、7年時間。立委林俊憲指出,作者和出版社出錯,審定教材的國教院也未糾錯,認為審查委員有責任,建議未來應建立不適任審查委員及不良出版社的淘汰機制。

823公投》重啟核三,你怎麼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