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
-
緩解急診壅塞 8月起打靜脈抗生素免住院
|社福人權為了解決病床不足、急診壅塞狀況,健保署預計在8月1日開始推行「門診靜脈注射抗生素治療」,讓活動力尚可但過去必須住院打抗生素的病人,可以在門診就獲得治療。目前健保署預期1年可以清出2萬病床,而在健保給付支出方面,改在門診治療比起住院費用還可以為健保支出減少至少2億點。
-
抗藥性細菌感染比例攀升 醫團籲積極採取應對措施
|生活抗生素抗藥性議題引起國際關注,臨床病患可能會因為抗藥性細菌發生「無藥可用」的窘境,感染管制學會與感染症醫學會今(7)日再度呼籲要採取更積極的行動,否則到了2050年,將面臨更多病患死於抗藥性細菌感染狀況。
-
研究:新冠疫情濫用抗生素 死於抗藥性感染兒童3年遽增10倍
|全球近期一項最新研究根據世衛組織等機構的數據推算,2022年全球有超過300萬名兒童死於抗生素抗藥性細菌感染,其中以東南亞和非洲情況最為嚴重。專家指出,這項研究顯示,受到新冠疫情過度使用抗生素影響,因抗藥性感染而死的兒童,數量在3年內增加10倍以上。
-
研究:塑膠微粒提供細菌優良繁殖環境 助產生抗藥性更強生物膜
|文教科技美國波士頓大學研究發現,塑膠微粒為細菌提供了優良的附著和繁殖環境,讓細菌能夠快速產生體積更大、抗藥性更強的生物膜。科學家擔憂,現今已幾乎無處不在的塑膠微粒,可能會導致超級細菌更容易蔓延散播,特別是對充斥廢棄塑膠物的貧困地區,造成的影響將會更大。
-
研究:細菌性陰道炎其實是性病 男性共同治療可降低60%復發率
|文教科技細菌性陰道炎為常見的女性疾病,WHO估計,全球約有23%至29%的女性患有這種疾病。過去醫界多將其視為普通的婦女病,僅對患者本人施以治療,復發機率相當高。澳洲最新研究指出,細菌性陰道炎實際上是種性病,若依照性病處置方式,同時對患者與其伴侶進行治療,便可降低60%的復發率。
-
大腸桿菌污染食材使民眾染病 英美病例數超過400人
|全球大腸桿菌是引起人們嘔吐腹瀉等腸胃症狀的主要病因之一。2024年以來,美國與英國至少出現超過400個病例,其中至少1人喪命,還有10多人送醫救治。但是大腸桿菌又沒有適當的疫苗,造成人們必須與大腸桿菌共存。
-
多家醫院放流水抗生素顯著超標 疾管署:將跨部會合作管理
|文教科技環境部最新調查發現,國內多間醫院放流水的抗生素明顯超標,包括台南奇美醫院、台中榮總、亞東醫院等。對此有專家擔憂,抗生素進入飲用水等食物鏈,人體將產生抗藥性,進而產生超級細菌,不過疾管署強調,明(2025)年將啟動跨部會合作,針對抗生素抗藥性進行管理計畫。
-
食藥署將監測乳酸產品抗藥性 衛福部:乳酸菌不太可能造成
|生活抗生素抗藥性是全球十大健康威脅之一,如果持續惡化,預估到2035年全球平均壽命將縮短1.8年,到2050年經濟損失恐達GDP的2到3.5%,以台灣為例,就會損失超過3000億新台幣。政府明(2025)年開始啟動「國家級抗藥性管理計畫」,希望5年達到成人用抗生素用量減少5%。食藥署日前也宣布,將監測包含優酪乳、多多等乳酸產品,菌種是否有抗藥性的問題。醫生則表示,相關監測數據有助更合理使用抗生素。
-
打破傷風疫苗後急性過敏不治 男獲250萬救濟金成全國首例
|生活國內出現首例注射破傷風疫苗後申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並獲得死亡救濟的個案。該個案是新北市50多歲男性,因為被狗咬傷接種破傷風疫苗,沒想到出現急性過敏反應導致心肺衰竭死亡。衛福部日前審議通過,決定給予250萬元救濟金及30萬元喪葬補助。
-
8歲女童感染「食人菌」 嚴重低血壓休克幸治癒
|文教科技台南成大醫院近期收治1名有發燒、感冒、嘔吐症狀的8歲小女孩,經檢查發現女童已有嚴重低血壓、休克等毒性休克症候群,且病情迅速惡化,收治至加護病房,後研判為感染「侵襲性A型鏈球菌」,趕緊使用抗生素治療,住院2個月後總算順利康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