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食品
-
-
3批澳洲豬肉驗出萊劑 藍委疑未揭流向、綠委稱可選擇
|政治食藥署的豬肉儀表板顯示,近期已經公布3批來自澳洲冷凍豬肉被驗出含有萊克多巴胺,雖然檢驗結果透明揭露食藥署表示劑量無超標,也依照規定放行。民進黨立委表示,民眾有權選擇,但國民黨團質疑如果沒有公布萊豬流向,民眾該怎麼做選擇。
-
改善營養午餐資源、品質不均 《學校供餐法》將立法
|社福人權《學校供餐法》草案即將進入立法程序,希望改善各地供餐資源不足、品質不均、標準不一與專業人力短缺等問題,然而全國超過200萬名高中職以下學生在校用餐,最直接受影響的使用者「學生」卻始終沒能參與。今(10)日立委邀請學生代表表達意見,認為即便校內有營養午餐委員會,但學生幾乎無法接觸,也不清楚委員會的作用,形同虛設。
-
學童肥胖率拉丁美洲第一 墨西哥校園禁售垃圾食品
|全球墨西哥校園禁賣垃圾食品的新規定,在全國25萬多所學校實施,含糖飲料、洋芋片、炸豬皮、辣味花生米等不健康食品一律不准販售。不過校園飲水機數量嚴重不足,以及校門外的街頭零食小販不在管制範圍之內,恐怕會讓這項立意良好的新政策大打折扣。
-
美國超級加工食品占70% 恐造成肥胖、糖尿病等健康風險
|全球所謂的超級加工食品,是指製作的過程已經偏離原型食物,含有多種添加物。根據調查,美國的食品供應量中,超級加工食品就占了70%。為了調查超級加工食品與肥胖和糖尿病的關連,美國國家衛生院做了一項實驗,初步結果發現,好吃的加工食品讓受試者體重增加,不好吃的受試者連碰都不想再碰。
-
全球未來25年面臨健康挑戰 過半成人、三分之一童可能超重
|全球現代人的生活久坐少動,加上飲食習慣偏差,肥胖比例越來越高。一項新的大型研究顯示,如果不積極採取行動,未來25年內,全球近6成成年人跟三分之一的兒童,都會超重或者肥胖,成為本世紀最大的健康挑戰。目前全球超過半數超重成年人集中在8個人口大國,前3名就是美國、中國與印度。
-
颱風、關稅影響鳳梨釋迦產銷 農會推果醬、果醋等食品拓市場
|前(2023)年中國恢復進口台東鳳梨釋迦,讓農民鬆了一口氣,不過去年中國卻又提高進口關稅20%,再加上連續2個颱風的侵襲,鳳梨釋迦產量減少,品質也沒有往年好,外銷不太理想,而且軟果率偏高,農民又擔心收入減少。為了解決外銷管道和果實的應用,農會推廣鳳梨釋迦加工食品,在新的一年,希望能打開鳳梨釋迦更多元的銷售管道。
-
獲獎食品行涉產品過期且改標 業者喊冤稱原料待銷毀
|生活曾經獲得消費者滿意金品獎的九龍齋公司,被查獲涉嫌用過期原料生產酸梅湯、蜜餞等零食,還疑似更改有效日期。由於下游業者遍及全台21縣市,高雄市衛生局則通知各地下架產品,年底前不能製作、販售,不過業者則喊冤,表示過期原料是準備要銷毀的,也否認修改日期。
-
中國時行食「霉豆腐」 來源不明閣欲賣來臺灣
|真濟人應該捌佇網路看中國的影片,in有賣生菇的豆腐這款豆乳,最近台灣的面冊和一寡平台也有咧賣,衛福部次長-林靜儀呼籲民眾,千萬毋通買來路不明的食品,也拍算請地方衛生局進行稽查。(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
臉書社團出現中國「香辣霉豆腐」 衛福部籲勿買來路不明的食品
|生活近年來台灣出現不少中國當地零食、食品,先前「蠟瓶糖」才引發食安疑慮,近期又有一款「香辣霉豆腐」出現在台灣的臉書社團、蝦皮等電商平台廣告,對此衛福部次長林靜儀特別呼籲民眾,千萬不要購買來路不明的食品,也正研議請地方衛生局展開全面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