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9成胃癌患者曾驗出幽門桿菌 醫:家庭共餐可能相互傳染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許多人對於胃痛、消化不良都不以為意,不過醫師提醒,有可能是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若不治療恐怕釀成胃癌。國健署統計發現,9成胃癌患者都曾驗出幽門螺旋桿菌,而且這種細菌是透過糞口傳播,家庭共餐也可能會相互傳染,建議同住家人應一併篩檢治療。

胃癌是2024年國人10大癌症死因排名第8位,有2000多人因胃癌而死亡,過去很多人認為,罹患胃癌是因為愛吃燒烤及加工食品,但近年來醫界研究證實,主要關鍵原因跟胃部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有關。

台安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葉秉威說明,「胃癌三部曲,胃的慢性發炎、萎縮性胃炎以後才開始進入致癌的狀況,在它的前頭、也就是在幽門桿菌這一塊做一個阻斷,延緩我們的胃部進到所謂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未來胃癌的發生率就會下降。」

醫師表示,胃癌成因複雜,不過研究發現,9成胃癌患者曾驗出幽門螺旋桿菌。而國健署統計也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後,約有9成患者會出現慢性胃炎;但很多人胃痛、消化不良都不以為意;約有1成會發生胃潰瘍或12指腸潰瘍;另外有1%到4%會罹患胃癌,其胃癌風險是未感染者的6倍。

醫師提醒,即使完成治療,仍可能透過家庭共餐再度感染,建議同住家人應一併篩檢。

葉秉威說:「如果家中的一個成員有幽門桿菌感染,那其他成員其實也暴露在風險裡,尤其最應該篩檢的是配偶,通常夫妻雙方的口水接觸是最多的。」

醫師指出,有胃癌家族史、長期吸菸、飲酒,偏好醃漬加工及高鹽飲食者,都是胃癌高風險族群,建議及早檢測,並治療根除幽門螺旋桿菌,以降低日後罹患胃癌的發生率。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