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韓聯合軍演之際,北韓也不干示弱,21至23日再度進行導彈試射,甚至宣稱研發出核戰略無人潛艇,並在水中引爆一枚彈頭。北韓官媒朝中社宣稱,新秘密武器可以引發超強力放射性海嘯,摧毀敵人的軍艦和港口,金正恩更放話要讓美韓陷入絕望。同一時間,美軍的兩棲攻擊艦馬金島號已抵達南韓,加入軍演行列。
美中兩大強權維持競爭局面,國安局長蔡明彥就任後今(22)日首度到立法院報告,表示美中戰略競爭持續升溫,呈現集團化對抗趨勢。針對前總統馬英九將訪中與總統蔡英文出訪行程重疊,立委關切中國是否藉此操作統戰塑造「台灣跟中國站在一起」營造和平假象,蔡明彥表示今(2023)年是中共「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元年,而馬英九赴中有政治意涵。
烏克蘭6日表示,將繼續在巴赫姆特「完全地獄」的戰役中堅持下去;總統澤倫斯基亦同意強化陣地,繼續抵禦俄軍。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表示,巴赫姆特淪陷,並不代表俄羅斯改變此役趨勢,被認為正在淡化巴赫姆特戰略價值。
在美國總統拜登突訪烏克蘭之後,俄羅斯總統普丁21日宣布,暫停與美國協議的核武部署規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條約內容為何?不遵守有何影響?一文看懂美俄僅存的最後一項核武協議。
俄羅斯總統蒲亭,21日國情咨文宣布,暫停參與俄美《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強調並不是退出,只是暫停。就在演說之際,俄軍空襲烏克蘭南部城市赫爾松,造成至少6死、12傷。
法國總統馬克宏日前宣佈,2024到2030年,將把軍事總體預算,按現階段再提高40%;陸海空三軍和情報工作,也將進入轉型期,以應付未來更多樣化的戰爭型態。法國的戰略思維,也將逐漸往東,擴展到印太區域與南海,台灣也在其中。
歐洲議會強化挺台力道,在18日通過了外交及防禦2份年度報告,內容都納入了友台文字,包括指出台灣是歐盟的關鍵夥伴,呼籲歐盟執委會和台灣建立戰略合作關係等等。而外交部也表達誠摯歡迎及感謝,更指出在中國對台恫嚇之際,歐洲議會的聲援,對於台灣來說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對台灣以及國際社會的威脅日益加重,由30個國家國會成員組成的「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已經通過邀請台灣成為會員,一起透過立法串聯,合作抗衡中國;而日媒報導,日本與美國,預計在13日舉行的日美領袖會談後,將發表聯合文件,內容將強調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
日本自民黨安倍派參議員組團26日訪台,將晉見總統蔡英文,今(26)日下午先拜會行政院長蘇貞昌,幹事長世耕弘成強調,會承接安倍晉三遺志,讓台日關係更往上推進。蘇貞昌則期盼,訪團能多協助台灣加入CPTPP,台日可以積極合作對抗極權、武力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