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位於屏東墾丁台26線船帆石路段,因為泥流流至道路後來施作溝牆來阻隔泥流,不過此舉卻遭當地環保團體批評,阻擋陸蟹去路與危及牠們的棲息環境,環團認為若要真正能好好保護陸蟹,應該在台26線特定路段規劃架高的路廊,對此公路總局表示,目前沒有這個規劃方案。
屏東小琉球擁有美麗的海底生態吸引許多潛水客,卻有當地潛水教練在15日發現大福西漁港外約15米深的水域,有人用繩索綑綁珊瑚礁岩,讓他無奈將照片PO在臉書社群,呼籲大家要愛護生態。
民間不斷力推水域解嚴運動,宜蘭縣目前還有冬山河親水公園、龍潭湖、梅花湖與豆腐岬等4個水域尚未解禁,民眾從事部分水域活動仍需向縣府申請,近期縣府發出公告,表示冬山河生態綠舟河道除取得區域小船及未具船型浮具營業許可外,禁止水域遊憩活動,直接明文禁止該水域禁止立式滑槳、水上腳踏車等未具船型浮具下水,引發民間團體抗議。縣府說,因生態綠舟河道位在收費性園區內,不容許無條件水域活動進行,至於其他水域在總量管制的前提下只要經過申請,就會容許水域活動。
台南市觀旅局看中雙春遊憩園區紅樹林生態區潛力,近期斥資2500萬元改善生態區木棧道工程,預定5月竣工。這是雙春遊憩園區南側紅樹林在近20年後重見天日,遊客賞遊「台版亞馬遜」美景更貼近。
為了防止石虎被路殺的風險,苗栗縣府去年起在卓蘭的老庄溪設置野生動物的跨越通道,在完工後的第436天監測到首次石虎的利用,是從上方穿越並跨越到對岸。石虎專家表示,目前在苗29線和台13線,都有利用箱涵設置跨越道路的石虎通道,預期可達到減低路殺,和棲地的破壞的影響。
台灣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4日在國道三林內段,拾獲一隻標放紫斑蝶,經查詢是去年12月17日在茂林生態公園標放,歷經77天飛行100公里到林內。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表示,這也是歷年紀錄中最早發現的一天,加上今年山區水氣豐沛,食源生長情況好,遷移情況應會比去年好很多。
新竹霞喀羅古道日前發生有網紅組團淨山時,將日治及戰後時期遺留的酒瓶古物,當成一般垃圾丟棄的烏龍事件。而日前在高雄茂林的國定考古遺址「萬山岩雕」,也發生有登山團集體圍蹲在有岩雕的石頭上合照,引起議論。這也讓山岳攝影師及原住民立委感嘆,國人對山林生態及文資保存的素養,還有待教育加強。
水利署與苗栗縣府去年開始於頭屋沙河溪沿岸,進行沙河橋改建與護岸工程,沒想到發現是國寶魚飯島氏銀鮈的重要棲地,因此緊急停工。環團今(8)日前往水利署前召開記者會,批評沒有落實生態檢核,更沒有解決當地水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