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高山國家公園擬收入園費? 國家公園署:尚未有具體方案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高山多,包含玉山、雪霸和太魯閣國家公園3大高山型國家公園,去(2024)年就吸引超過16萬人次挑戰百岳,目前都是免費申請入園證,不過接下來可能要收「入園費」。今年8月,監察院發布的台灣國家公園經營管理調查,建議國家公園推動生態回饋費;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則表示,正在討論當中。
一望無際的山林、清新的空氣,台灣高山上的好風景吸引國內外登山客前往挑戰,而其中玉山、雪霸和太魯閣3大高山型國家公園,轄區內就有76座百岳、十餘條縱走路線,如今傳出官方研擬收費。
國家公園署主秘張維銓說明,「有人是用生態保育費的概念在倡議這件事情,當然我們內部也有在討論這個事情,但是這個都還沒有很具體的方案出來。」
目前爬百岳登山費用,入園證是免費申請,山屋目前則是只有排雲山莊、及今年4月試營運的觀高山屋要收費,其餘定調為「避難山屋」性質不收費。
不過今年8月監察院發布的「台灣國家公園經營管理」調查,則建議國家公園推動生態回饋費,用於環境保護與設施改善。
登山民眾陳先生表示,「使用者付費,要維修、要救援,所以一些設施場所都需要費用。」
登山民眾周小姐則說:「覺得喜歡山的人,不會因為一點費用而影響到他對山的喜愛,真的。」
比對其它國家公園針對特定景點與設施收費,例如鵝鑾鼻公園、陽明書屋或錐麓古道,3大高山型國家公園則因為轄區內登山口眾多、路線複雜,難以「攔路收費」,目前可能方向是在申請入園證時一併收取,不過還未有定論。
魔境熊登山客管理員蔡日興認為,「對登山活動的永續發展是一個有認同的這樣的角色,那我覺得他們其實都會支持,其實應該要做出一個差異化,就是說它針對朝向高山觀光的這種商業化行為,其實它應該要收比較重。」
各界對於入園費目前看法不一,專家則分析,收費後的運用才是重點,如果收費後未做設施相關改善,民眾更可能產生反彈,後續如何收費、收費標準及運用都需要更嚴謹地討論。
洪詩宸/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