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板
-
芬蘭極圈永晝及低溫成優勢 助提升太陽能發電效率
|全球太陽能板通常要放在陽光多的地方才有效益,但有人想到,一年只有一半有陽光的芬蘭北部,其實因為陽光密集、積雪反射強而且氣溫低,反而有意想不到的優勢,設置光電園區,效果不一定輸給其他地區。
-
歐洲入夏屢見破40°C高溫 研究:GDP恐受衝擊縮0.5%
|全球歐洲最近持續被極端高溫壟罩,造成生產力下滑、用電飆漲,出現大量健康與森林野火等問題。一項研究顯示,今(2025)年歐洲GDP平均將因此減少0.5%,西班牙升溫超過攝氏10度,GDP損失更上看1.4%。歐洲環境署最新警告,如果無法有效遏止暖化,到2100年時,歐洲將面臨升溫攝氏7度的衝擊。同一時間川普的大而美法案上路,大砍再生能源補助,回歸高污染化石能源,對全球氣候危機又是一記重拳。
-
嘉義2滯洪池光電板被颱風掀翻 專家:受損規模對發電影響不大
|產經丹娜絲颱風襲台直撲嘉義縣布袋鎮,布袋新塭及義竹東後寮滯洪池,數百面水面型太陽能光電板被掀翻、破裂,引發民間團體擔憂,破碎光電板有汙染水體生態的風險,呼籲政府盡速清除善後。經濟部能源署也特別聲明,受損規模約15MW(Mega Watt),呼籲社會各界應理性看待整體災情。
-
屏東光電浮台脫落漂流海岸 業者遭罰停用海域3個月
|地方受到颱風影響,屏東佳冬離岸太陽光電系統浮台脫落,大量黑色結構體漂流到海岸,最遠甚至漂到高雄林園,有居民擔心廢材會影響漁民生計與生態環境。旭東公司雖然緊急進場清除,但是屏東縣政府今(9)日表示,業者沒有在限期的48小時內清除完畢,將依法裁罰,並停止旭東公司使用該海域3個月。
-
颱風首登陸嘉義致災 卓揆勘災促復電、啟動現金救助
|地方丹娜絲颱風是1958年有紀錄以來,第一個從嘉義登陸的颱風,造成嚴重災情,布袋鎮3座電塔不敵強風攔腰折斷,義竹鄉沒水、沒電,鄉公所對外求援,還有糧食廠稻穀儲存槽受損,5千噸公糧全都報銷。行政院長卓榮泰今(8)日下午前往勘災,指示全面協助復電,嘉義縣農產品啟動全品項免現勘現金救助。
-
2018年火災毀9成文物 巴西國家博物館重建開放參觀
|全球2018年有200年歷史的巴西國家博物館被大火焚毀,2000萬件典藏文物超過9成受損。博物館重建工作歷經新冠疫情耽擱,終於在日前完成大部份的工程,並在7月初開放部分參觀。
-
北約強化波羅的海海纜巡邏 丹麥部署4艘無人快艇
|全球丹麥日前先後部署4艘美國業者研發的「無人快艇」,來輔助水面與水下的追蹤偵測任務。由於從去(2024)年下半年,多次傳出波羅的海海底電纜遭破壞之後,部份北約組織國家認定是俄羅斯蓄意所為,北約會員國則特別加強這個海域的巡邏任務。
-
義大利達文西機場推創新綠能 回收電動車電池建儲能系統
|全球義大利羅馬達文西機場正邁向2030年碳中和目標,為了有效儲能並減少碳排,機場攜手國家電力公司與工業設備業者,推出創新綠能方案,就是回收報廢電動車的二手電池,搭配剛啟用的太陽能發電站,打造儲能系統。不只可供應機場夜間用電,還賦予電池第2生命,實現永續轉型。
-
中國製太陽能變流器藏不明通訊設備 美專家憂恐能遠端癱瘓電網
|全球路透社報導,美國專家在部分中國製太陽能板變流器中,發現藏有不明通訊設備,擔憂這些設備可能會繞過防火牆,進而達成遠端操控、癱瘓電網的效果。匿名消息表示,目前美國的公用事業正準備對中國製變流器實施相關禁令;歐洲也有部分國家已意識到風險,已立法限制中國製變流器的使用。
-
以太陽能、種樹打造綠生產線 樂高越南廠盼明年達到零碳排
|全球丹麥玩具公司樂高集團(Lego)在越南啟用了集團唯一一座以低碳排量生產積木的工廠,62個足球場大的廠區,除了設置了上萬片的太陽能板配合儲電設備發電,也種植了5萬棵樹,並且用紙袋替代塑膠進行產品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