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2018年火災毀9成文物 巴西國家博物館重建開放參觀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2018年有200年歷史的巴西國家博物館被大火焚毀,2000萬件典藏文物超過9成受損。博物館重建工作歷經新冠疫情耽擱,終於在日前完成大部份的工程,並在7月初開放部分參觀。

現場官員與考古相關學者鼓掌慶賀,巴西國家博物館在暌違將近7年後,重新開放已經完成修復的部分。

2018年9月2日當地時間晚間7時半左右,博物館因為暖氣空調短路引發大火,火勢隨即蔓延整棟建築,場面令人怵目驚心。

事後清點的結果,2000萬件典藏的文物,有多達92%在大火中受損。不過令專家慶幸的是,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名為露濟亞的古代印地安女性,號稱美洲最古老的人類頭骨化石保存完好。

整理殘存文物與重建工作隨即展開,耗資約9500萬美元,過程中又遇上2020年開始橫掃全球的新冠病毒疫情,工程被迫中斷。

巴西教育部長桑塔納表示,「它經歷了2018年的大火災,巴西人民知之甚詳。從那時開始復建工作就已展開。」

巴西政府表示,整體完工要到2027年,目前先把已經整理完畢的文物,先行做臨時性的展出。

里約熱內盧聯邦大學校長梅德隆霍指出,「還有些復建工作要持續進行,但今日開始就有臨時展覽開放參觀,讓民眾多了解相關工作的進度。」

巴西國家博物館位於第2大城里約熱內盧,最早興建於19世紀初期,作為葡萄牙所屬巴西帝國的皇宮,1889到1891年暫時作為改制共和後的國會大廈,並在1892年成為國家博物館所在,是全球最大的自然歷史與人類學博物館之一。

改建後的國家博物館,除了屋頂加裝現代化的太陽能板,也擴充許多教育設施,但可惜的是,因為火災而損失的1000多萬件文物,已經無法重新亮相了。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