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和雲林台西鄉近期陸續發生文蛤暴斃,有的養殖池全軍覆沒,當地養殖戶無奈表示,損失超過數百萬元。12日上午,雲縣府會同水試所等相關單位前往會勘,目前農業處已啟動雲林沿海四鄉鎮會勘,若全鄉損失超過5%,希望中央能啟動天然災害現金救助機制,彌補養殖戶損失。
為減緩高鐵沿線地層下陷與提升國內飼料自給率,雲林許多鄉鎮配合轉作種植高粱、硬質玉米,但8月種植後卻碰上連續下雨,導致發芽率不佳,對此雲縣府表示,經函文農委會勘災結果,卻建議農民以人工補植,恐增加成本,品質也會參差不齊,希望中央能公告高天然災害現金救助保障農民。
昨昏暗頭仔北台灣落大雨,毋過基隆的新山水庫的水煞是無變濟,儉水量只賰39.5%,自來水公司第一區管理處表示,若閣無落雨,可能愛輪流用水、輪水鬮。呼籲基隆民眾愛做伙省水。根據上新的統計,今年七月降水量已經減少6成,是15年來仝個月上低的記錄。
近期梅雨導致雲林縣部分鄉鎮瓜類腐爛受損,今天上午雲林縣農業處會同相關單位前往現勘,崙背鄉洋香瓜農表示,受到5月下雨影響,種植洋香瓜幾乎全軍覆沒,損失近400萬元,希望經勘損後農委會能趕緊公告天然災害現金救助,讓瓜農能多少彌補損失。
今年受到氣候影響,許多果樹結果率低,近期雲林古坑柑橘、台南芒果都傳出結果率不到3成,經農民陳情農委會等相關單位到果園勘災,農委會強調,先以空拍現勘綜觀整體災況,預計6月中旬公告天然災害現金救助。
雲林縣荔枝種植面積約80公頃,但受3月下旬下雨影響導致著果率低,經雲林縣政府、農糧署中區分署與台南區農業改良場人員現勘後,荔枝確實受災嚴重。農委會16日公告,天然災害現金救助每公頃9萬元,若園區受損達20%以上,即日起到26日可到土地所在公所辦理申報。
極端氣候頻繁發生,導致農業損失不斷,過去農委會發放的「天然災害現金救助」額度,約為平均生產成本的1到2成,現在重新檢討,有近200項調高金額。另外,為了讓救助更有效率,未來如果天氣參數達到致災門檻,只要確認種植將不再現勘,中央可直接啟動救助公告。
雲林多項農產品,受到三月連續大雨影響,導致咖啡豆裂果、瓜類著果情形不佳,延遲性災損讓農民叫苦連天。農委會18日針對雲林部分鄉鎮香瓜、咖啡、西瓜受損農作,公告達到天然災害現金救助標準,受災農民19至28日可前往所在公所申請辦理現金救助。
3月中下旬剛好是雲林蒜頭採收期,但卻碰上連續大雨,蒜球吸水後變成散瓣,賣相變差也出現許多腐爛現象,雲縣府農業處接到蒜農反應,前往沿海8個鄉鎮現勘,目前東勢鄉、土庫鎮已達到救助門檻,但就怕延遲性損失再增加,已發函農糧署建議辦理蒜頭現金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