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極圈永晝及低溫成優勢 助提升太陽能發電效率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太陽能板通常要放在陽光多的地方才有效益,但有人想到,一年只有一半有陽光的芬蘭北部,其實因為陽光密集、積雪反射強而且氣溫低,反而有意想不到的優勢,設置光電園區,效果不一定輸給其他地區。
放眼望去黑壓壓的一片,是綿延數十公頃的太陽能板。這裡是一座正在興建的光電園區,位於芬蘭北部,距離北極圈只有不到100公里。
北極圈附近只有半年有陽光,通常不被視為太陽能發電的理想地點。不過興建園區的業者表示,這裡其實有意想不到的優點。
計畫工程師海諾南說,「我們的夏季很不錯,日照很充足,正因如此我們太陽輻射量很大。」
在芬蘭極地,夏天的日照可以持續好幾個月,有利於密集發電。另外,許多陽光充足國家的氣溫太高,往往造成太陽能板的電阻上升,影響發電效率,極地的低溫反而成為一大優勢。
阿爾托大學榮譽教授隆德表示,「重要的是,太陽能板的效率會隨著溫度升高而下降,北方比較冷,所以效率要好得多。」
此外,積雪也可以反射陽光。因此支架的兩面都安裝了太陽能版,即使正面無法運作,背面還是可以吸收一些光線。
業者估計,在完工以後,這些太陽能板一年可以產生6萬5千兆瓦的電力,可以供應2萬6千間公寓一年的用電量,並不輸給極圈以外的地區。
海諾南指出,「和南芬蘭的光電園區相比,發電量其實沒差那麼多,也許最大的不同是太陽能板的角度,比較直立一點,因為太陽照射的角度要比南芬蘭低。」
專家期許,在建設類似的設施時,應該在尊重當地的生態文化的情況下施工。舉例來說,這處園區附近的森林與地下的濕地,都應該要格外注意。此外,在規劃階段也應該充分考量當地居民的想法。
芬蘭近年來積極發再生能源,除了光電,也充分運用風電、水力發電等方式,去(2024)年已經有91%的電力來自低碳能源。一旦開始營運,這些太陽能板就會連結到芬蘭的全國電網,為永續未來盡一份力。
黃瑀喬/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