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
-
親子共讀、減少聲光刺激 專家:有助培養兒童執行力
|社福人權如何幫助孩子培養適應未來的能力,是許多父母關注的焦點。今(16)日有場研討會上與會學者建議,培養孩子專注學習、控制情緒進而解決問題的執行功能,是面對未來挑戰的重要關鍵,像是親子共讀、減少影音聲光刺激都有幫助。
-
高鐵寧靜車廂遭指育兒不友善 史哲:政策本排除兒童
|生活台灣高鐵9月22日起推出寧靜車廂政策,但引發對育兒不友善的爭議。高鐵公司董事長史哲今(16)日應邀赴立法院報告,他再度強政策宣布時就已說明排除兒童、無自制能力者,後續將調整執行方式,也會跟親子團體來對話,他預估精進措施啟動後,社會應該在半年後可接受寧靜車廂。
-
寧靜車廂引爭議 高鐵已撤下宣導圖卡
|生活高鐵自9月22日推動起寧靜車廂新制,儘管強調不是針對孩童,但卻有家長帶特殊兒被「勸導」,社群網站上也出現不少爭議,因此目前高鐵已經將椅背及商品推車上的寧靜車廂宣導圖卡撤下,但會持續推動寧靜文化,針對近期親子旅客意見會精進相關的宣導、措施及服務技巧。
-
廣告冒名虎頭埤辦低價親子露營 台南市觀旅局:詐騙手法
|地方近期有不肖人士在網路張貼廣告,要在台南虎頭埤風景區等地辦親子露營,由於收費便宜,吸引不少家長目光,遭冒名的主管機關跟業者趕緊出面闢謠;高雄還有1名60多歲男子,因女網友謊稱車禍急需高價特效藥,去銀行領了100萬要匯款,警方到場識破是假交友詐騙。
-
比男性更難戒毒?看見女性藥癮者的真實處境!【獨立特派員】
|社會在台灣監所中,女性受刑人因毒品入獄的比例高達五成。然而,女性藥癮者的戒治與復歸問題,卻長期被社會忽略。她們在依附關係、童年創傷、生理差異以及社會偏見的多重壓力下,復歸之路困難重重。如何協助女性藥癮者重返社會,成為必須正視的重要課題。
-
多元托育新選擇,為育兒環境注入更多可能!【獨立特派員】
|生活育兒過程中,除了常規的保母或托兒所外,還有臨時性以及晚間的托育需求。近年來,台灣許多縣市都開始提供定點臨托服務,其中台北市在2024年達到「一區一臨托」的目標,是全台最多定點臨托據點的縣市。一起走訪台北市正積極發展的臨托據點,以及試辦中的夜托中心,了解這些另類托育。
-
成年兒不滿漫畫被母丟掉提告 專家:修復式司法可助溝通
|社會有1對關係疏離的母子,母親因為將成年兒子的1套漫畫逕自丟掉,兒子不滿下提告毀損。檢察官希望母子對話修復關係不成,法院判決母親罰金5千元。專家認為,也許修復式司法可以提供母子一個溝通對話的平台,同理彼此的想法,也能緩和親子關係。
-
特展禁孩童臨摹作畫惹議 高美館改規則開放速寫
|地方高雄市立美術館引發爭議,近日有家長帶著孩子前往參觀年度特展《瞬間》,孩子席地而坐,以平板臨摹作畫,卻遭到館方人員制止,家長不滿發文,引發不少人熱烈迴響,館方也立刻修改規則,開放民眾速寫。
-
親子餐廳性別派對放彩煙引議 環保局:違反《空污法》將開罰
|社會台中有民眾到親子餐廳用餐,卻遇到有人包場舉辦派對施放彩煙煙火,巨大聲響與大量煙霧嚇壞所有人。醫師提醒可能會造成眼、耳、呼吸道與皮膚的傷害,消防局確認施放的彩煙為合法煙火,但施放要保持安全距離,不過仍違反《空污法》,環保局將開罰。
-
女拿親子館木球當腳底按摩器 桃園婦幼局:應依規則使用
|地方幼小孩子常常會把東西抓起來往嘴巴塞,有家長指稱,在桃園平鎮的親子館,把孩子玩的球當成腳底按摩器材,接著沒消毒又丟回球池,引發其他家長不滿,氣得拍下PO網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