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作用
-
公費流感疫苗10/1開放接種 台大醫院院長籲「左流右新」
|生活國內流感進入流行期,今(2025)年的公費流感疫苗從今(1)日起開放接種,符合資格條件的民眾可以免費施打,今日台大醫院長余忠仁率先示範接種,呼籲民眾可以左手打流感疫苗,右手打新冠疫苗,增加雙重保護力。
-
公費流感及新冠疫苗今開打 台大醫院長籲「左流右新」
|生活國內流感進入流行期,今(2025)年的公費流感疫苗從今(1)日起開放接種,符合資格條件的民眾可以免費施打。今日台大醫院長余忠仁率先示範接種,呼籲民眾可以左手打流感疫苗,右手打新冠疫苗,增加雙重保護力。
-
全球首創智慧靶向外泌體治癌 中國附醫研究獲美FDA臨床批准
|文教科技國內癌症新藥研發又有重大突破,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全球首創以HLA-G為靶向的外泌體藥物載體來治療癌症,不僅比傳統標靶藥物更精準,副作用也減少,並在乳癌、腦部膠質母細胞瘤等治療困難的癌症取得突破性成果。
-
英王查爾斯治療癌症出現副作用 短暫入院、原定行程延期
|全球現年76歲的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自從2024年由皇室宣佈罹患癌症後,陸續接受醫院治療。當地時間27日,查爾斯因為治療時的副作用短暫入院,在當晚返回住所,28日的4項公開行程全數順延。
-
國衛院研發新式環狀RNA 可製作專屬藥物、降疫苗副作用
|文教科技面對癌症及新冠病毒等疾病,如何精準治療及預防醫學成為近年來各界關注的焦點。國家衛生研究院團隊研發「新式環狀RNA合成法」補足缺點,未來在疫苗及癌症治療上更能精準打擊病毒。
-
兒童流感治療納新型口服藥物 降低病毒量為傳統藥物40倍
|生活對抗流感出現新利器,睽違5年,兒童流感治療指引加入新型口服抗病毒藥物。相較傳統5日口服藥物有藥量多、藥丸體積大不易吞嚥等狀況,1次服用的新型口服抗病毒藥物,在副作用和口服順從性表現都比較好。醫師表示,新型口服抗病毒藥物適用5歲以上、體重20公斤以上的兒童使用,能抑制病毒複製和傳播,降低的病毒量是傳統藥物的40倍。
-
肺癌第3代標靶藥泰格莎 10月起擴大給付擴及3B期患者
|生活肺癌是國人十大癌症死亡率第一,為了提升肺癌存活率,健保署預計從10月起擴大給付肺癌晚期第3代標靶藥物「泰格莎」,適用對象從第4期擴及到第3B期,預估1年新增4千人受惠,每人每年節省藥費約115萬元。但健保藥費支出將達80億,將刷新健保史上單一藥品年支出最高紀錄。
-
莫德納開發新冠與流感混合疫苗 成效優於單一疫苗最快2025年秋上市
|文教科技多家製藥公司表示,新冠疫情後,越來越少美國人願意接種新冠疫苗,但新冠肺炎與流感通常又在同一個時期大流行。莫德納10日宣布開發出新冠與流感混合疫苗「mRNA-1083」,在晚期臨床試驗中,發現能對年長者產生比單一疫苗更好免疫反應,最快預計於2025年秋季上市。
-
新興毒品「彩虹菸」死亡數增 為何年輕化?吸食有哪些危害?
|社會台灣高等檢察署近期發現,第3級毒品「彩虹菸」的死亡件數年增4.5倍,而且平均年齡有年輕化趨勢。彩虹菸是什麼?這種新興毒品是如何吸引年輕人成癮?吸食會有那些危害?帶您一次了解。
-
工研院青光眼新藥奪愛迪生獎 國內43萬名患者有望受惠
|文教科技經濟部宣布,今(2024)年台灣創新研發成果,共計拿下9座有「創新界奧斯卡獎」美譽的愛迪生獎殊榮,名列全球第3。其中由工研院獨步全球研發的雙標靶青光眼藥物,還一舉拿下金牌獎,證明台灣有能力自主研發新藥,未來可嘉惠國內43萬名青光眼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