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
-
英新創公司推骨灰人工魚礁環保葬 每座要價15萬台幣盼明年上市
|文教科技英國新創公司「Resting Reef」近期推出新的環保葬模式--把往生者骨灰製成人工珊瑚礁,協助海洋復育。該公司表示,先前在印尼峇里島試驗的寵物骨灰紀念魚礁,成功將該區域的魚類多樣性提升了14倍,目前正在申請許可,期望明年可在英國建造首座人類骨灰魚礁區,初估費用約為每座魚礁3900英鎊(約新台幣15.6萬元)。
-
大阪世博美國館展示月球石頭 沙國館打造阿拉伯市集
|全球大阪世博各國的場館展現最新技術,並且把握機會向全世界宣傳。美國館以宇宙為主題,展出阿波羅號從月球帶回的石頭,吸引大批人潮爭相目睹。沙烏地阿拉伯館則特地把建材運到日本,打造有如阿拉伯市集的外觀,場館裡可以欣賞傳統音樂演出、品嚐阿拉伯咖啡,讓遊客揭開中東的神秘面紗。
-
日本初島火車站以3D水泥列印 7天內建完還省一半成本
|全球日本偏遠的初島火車站使用量低而且距離市區較遠,維修不易。JR西日本因此採用實驗性的3D水泥列印工法,7天完成車站的屋頂、牆面建造,最後花6小時的時間拆除舊站跟組裝新站。節省了人力跟費用還減少碳足跡。
-
德國光譜號火箭試射18秒墜海 研發者:達成預設目標不算失敗
|全球由德國伊薩爾航太公司研發的光譜號載運火箭,於台灣時間30日晚間6時半左右,從挪威的安島太空中心首度發射升空,不過在升空後18秒火箭就失去平衡,接著墜入太空中心旁的海面爆炸。不過伊薩爾公司指出,整個過程預定達到的目標都有完成,因此首度升空不算是失敗。
-
美新創為解決住房短缺 3D列印造房最快7天完成
|全球美國住房短缺嚴重。有公司結合3D列印技術和機械手臂,將房子快速列印出來。還有人在工廠裡預先做好部件,再運到現場組裝,蓋好一棟房子最多只需要7天。
-
弱勢學員易因經濟壓力放棄考照 民團籲完善制度確保公平受教
|社福人權根據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統計,113學年度有52%的學員選擇考證照,除了就業需求也是自我投資的一部分。只是偏鄉或家庭弱勢的學員容易因經濟壓力等因素,放棄報考證照。台少盟呼籲,政府與學校應完善考證制度,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公平受教。
-
世界通訊大會3D列印植物肉 色澤口感逼近真肉
|全球在世界通訊大會上吸人眼球的可不只有通訊科技,一家新創公司利用工業級的3D列印技術,用列印的方式做出植物肉。試吃過的消費者表示,口感和真肉幾乎沒有差別。
-
-
東華大學與工研院合作研究 漂流木循環利用產生能源
|環境去(2024)年颱風過境,在花東海岸留下堆積如山的漂流木。為了讓這些漂流木能循環利用,東華大學與工研院合作,透過氣化技術,廢棄漂流木不但可以產生能源,剩下的生物炭也可以做成人工魚礁,成為海洋復育的幫手。
-
澳洲以3D立體模型助視障生 藉觸覺學習抽象概念
|全球隨著科技越來越進步,3D列印這項技術現在也能應用在視障學生教學上。澳洲有一所視障學校透過3D立體模型輔助教學,讓視障學生能透過觸覺精準感受物體的形狀,甚至還能摸到知名畫作「蒙娜麗莎」的手。研究人員表示,也能透過模型顯示如天氣資訊這類複雜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