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
-
送摯愛最後一程 用何種方式?【獨立特派員】
|環境如何安排身後事是私人之事,也是公共之事。從傳統墓葬、靈骨塔,到樹葬、花葬、海葬等環保葬,甚至有鑽石葬等新式安葬法。不同的安葬形式,除了反映個人的信仰文化外,從大家族到小家庭、從婚姻到單身,從在地到全球化的生活型態等,在在影響每個人生命的「最後一程」,也攸關政府安排土地與設施的長遠規劃。
-
喪葬習俗思維轉變 環保葬及鑽石葬漸成新選擇
|生活清明時節,大家慎終追遠的方式是什麼呢?除了傳統墓葬、拿香祭祖外,現在也有愈來愈多人選擇環保葬,像是花葬、樹葬等方式,希望鳥語花香長伴先人左右;也有人嚮往海闊天空,選擇海葬;甚至有人將骨灰做成鑽石,每天戴在身上,象徵對摯愛不離不棄。不管是哪種安葬方式,背後凸顯人們的生死價值觀,乃至整個社會制度變遷,都已產生本質上的改變。
-
環保葬件數連5年超越土葬 台灣喪葬習俗發生什麼質變?【圖解】
|生活清明掃墓「火燒山」年年登上新聞版面,不過其實土葬早已不是台灣喪葬方式的主流。「入土為安」的喪葬觀念隨著社會變遷而淡化,台灣人為什麼開始選擇火葬安置納骨塔或環保葬?樹葬、植存與海葬是什麼?強調永續精神的綠色殯葬,未來有可能成為主流嗎?
-
清明節輕鬆掃墓 一文了解比例逐年提升的環保葬
|生活靈骨塔近年逐漸飽和,政府推動環保葬盼降低土地負擔,選擇環保葬的人數也逐年攀升。目前台灣共有樹葬、海葬等5類環保葬,各類環保葬怎麼進行?費用如何計算?花葬可選擇要哪種花?
-
骨灰融合人造珊瑚礁 佛州「海底墓園」滋養海洋生態
|環境當人生走到終點,除了土葬、樹葬和花葬,現在還有一種更環保的海葬。美國佛州一處擁有15年歷史的海底墓園,收納超過1500名往生者,他們的骨灰融合人造珊瑚礁,讓廣大海洋生生不息,成了潛水新熱點。潛水人士享受海底景致同時,也能看一看紀念逝者的墓誌銘。
-
-
台東連震/花蓮玉里約154塔位受損 技師建議朝百年建築建納骨塔
|生活台東強震花蓮出現災情,其中玉里鎮松浦及長良納骨塔有骨灰甕震倒,共約154座塔位受損,最嚴重的是骨灰甕破裂且骨灰混和難以分辨,公所將與家屬協調以聯合牌位或環保葬補救。結構技師表示,納骨塔應朝百年建築去興建,應採用系統化工法,強化耐震度。
-
台東連震/鹿野鄉納骨塔倒塌骨灰散落 廟宇牌樓柱子多受損
|生活昨(17)日晚間9時41分,台東關山發生了規模6.4地震,當地包含碾米廠還有水泥預拌廠都出現了設備毀損情況。至於在鹿野鄉也傳出災情,有納骨塔因為強震,導致塔位整排倒塌,骨灰也散落在地。還有廟宇的牌樓倒塌,柱子出現裂痕。而台東縣府宣布,因為海端鄉、池上鄉、關山鎮、鹿野鄉還有延平鄉,有多處道路龜裂、塌陷或隆起,而且餘震不斷,因此19日這5個鄉鎮也停班停課。
-
太魯閣號出軌》用生命守護乘客 台鐵專列送殉職袁淳修返家
|台鐵今天派專列協助殉職司機員袁淳修下班回家,由於台鐵列車都是有去有回才算是一次完整任務,但袁淳修因公殉職,任務只完成一半,因此台鐵首次以專門列車,高規格送殉職司機返家。列車中午從花蓮出發,下午在樹林站暫停,象徵任務完成,之後再一路直達台中老家,列車沿途給予高於自強號的最高優先通行權。 下午4點50分,台鐵專列鳴長笛抵達台中火車站,將殉職的司機員袁淳修骨灰順利送回故鄉,台鐵員工在月台上列隊敬禮,袁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