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
-
校園手機禁不禁 師生家長怎麼看?【獨立特派員】
|社會自2007年第一台智慧型手機問世至今才18年,從家庭、街上、公司、校園都有同一風景-人手一機、低頭滑手機。尤其在校園,老師台上教學、學生台下滑手機。記者採訪校方、老師、家長及學生,發現禁不禁手機是表面議題,檯面下則是權力衝突,以及疫情後跟108課綱上路都讓禁不禁手機的考量更為複雜,難用全面禁止一刀切的命令來規範。
-
教育部估13年前龍年紅利消失 118學年國小生人數將跌破百萬
|生活受到少子化影響,教育部預估,隨著13年前龍年出生的子女進入國中,國小生的人數高峰期已過,之後總人數將一路下探。對此,全教總喊話教育部因應實況調整班級人數,實現個別化教學。不過,教育部表示,變動情形仍要視未來出生人數,以及學生數的趨勢來決定。
-
二戰結束80週年傷痛仍在 婦團籲慰安婦歷史納108課綱
|社福人權第二次世界大戰今(2025)年結束80週年,對台籍慰安婦而言,直到現在,歷史傷痛始終未真正被平反。上午婦女救援基金會再度舉行記者會公布網路調查結果,發現71%民眾透過學校歷史教科書認識相關內容,13至18歲年輕學子的比例更高達89%,呼籲應將慰安婦與軍事性奴隸事件納入108課綱。
-
大學分發入學放榜 缺額1220名創近5年新低
|文教科技大學分發入學今(13)日放榜,錄取率96.34%,較去(2024)年提高1.72%,招生缺額只有1220名,是110學年度以來最低;若只用分發入學招生統計,有4所大學缺額的比率大於40%。其中,私立建臺高中因為分科集體報名錯誤而受影響的考生,27人報考有20人獲錄取。
-
EdYouth發表108課綱觀察報告 指多數學生仍不了解「3重2不」
|文教科技學生團體EdYouth一滴優發表108課綱最新觀察報告,報告指出課程諮詢制度持續推動,仍有高達8成1未獲個別諮詢;學習歷程檔案制度仍未擺脫形式化問題,且多數學生對大學強調的「3重2不」還是不了解。
-
每年入夏溺水頻傳 為何連年200起死亡事故不減?
|生活台灣每年約有400人發生意外溺水事故,其中約半數不幸死亡,主因多為不慎失足、戲水意外與釣魚時落水。 但台灣推行游泳教育已逾25年,是否防溺教學成效有限?水域安全專家表示,台灣課程以泳姿技巧為主,缺乏開放水域應變與防溺訓練,是無法有效防溺的主因。
-
2高中生科展作品涉抄襲 科教館:今年起擴大比對系統
|文教科技台中2位高中生被檢舉全國科展的作品抄襲,因此被撤銷獎項,而且1年內不能再參加國內科展。科教館也表示,今(2025)年開始,將擴大比對系統,避免類似情形發生。
-
國中會考5科解答公布 6/6將寄發成績單
|文教科技國中教育會考進入第2天,考科是自然、英文和英聽。中午會考落幕,教育部表示,今(2025)年考生總數約為17.5萬人,而今(18)日的違規事件以提前或逾時作答最多,初步回報約95件;各科試題本及參考答案會在18日公布於國中教育會考網站,成績通知單會在6月6日寄發。
-
國中會考17.5萬考生應試 教師評社會、數學皆難易適中
|文教科技國中教育會考今(17)、明兩日登場,17.5萬名考生上陣。國中老師評析,社會科難易適中,重視資料解讀跟圖表轉譯能力;數學具有鑑別度,難易適中。國文從基本觀念出發,再發展到高層次的活用題;寫作測驗是籠子裡有2隻老鼠的圖片,考生得從情境選擇提供字詞之一做為題目,書寫自己的看法。
-
申請入學二階審查資料開放上傳 部分考生同時備戰分科測驗
|文教科技大學甄選會今(1)日開放申請入學第二階段的審查資料上傳系統,考生必須在正式系統內,依申請校系規定的截止日前,完成審查資料上傳作業。有高三學生說,到3年級才清楚整個學習歷程的重點,也有考生得同時準備7月的分科測驗,相對焦慮和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