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1學年度,全台有高達19所學校註冊率低於6成,顯示大學的招生壓力增加,也更努力走進高中校園。台中的惠文高中,今天有自辦的大學博覽會,各校就卯足全力搶招生。私校工會表示,未來的5至7年,私校考驗會更加嚴峻。
教育部公布全國大專校院註冊率,有9所註冊率達百分百,但也有19間未達6成,創下歷年新高。部分學校反映,是因為被教育部列管限縮招生所導致。全教總則建議,可以藉此改變大學師生比朝精緻化教育發展,未必是壞事。
美國部分頂尖大學可否將種族列為入學審理因素,美國最高法院31日辯論,原本被用來化解歧視的積極平權措施,面臨白人學生「反向歧視」法律挑戰。6位保守派大法官對相關合法性表示懷疑,3位自由派法官則為相關計畫辯護。
桃園升格後地區發展快速,年輕家庭移入人口多。不過根據審計處的資料,桃園去年2歲專班公共化幼兒園,候補人數高達2800多人,超出可招生人數的6.17倍,引發質疑對家長托育造成負擔。教育局表示,未來會針對人口集中地區盤點,持續增設2歲專班。
少子化衝擊私立大學經營,教育部公布大專校院109學年度的最新財報,全國104所私校,有44校收支餘絀呈現負數,累積餘絀則有4校,若收支情況未改善,下學年恐面臨赤字。有私校校長指出,國內生源不足是事實,各校瘦身將更明顯,未來恐出現不少小規模的大學。
大學分發入學缺額創新高,文化大學缺額2378名,全國最多,校方表示有預期到衝擊,但比想像中嚴峻。但又該如何因應,調整招生規模與招生管道占比勢在必行,而教育部也必須正視私校困境,給更多彈性。
大學多元入學在107學年度起正式納入特殊選才,雖然教育部明訂招生僅佔全國招生名額的1.5%,但因不看學測成績,不看學習歷程,有補習班看準商機插旗。但特殊專才就算補得來,大學能否識別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