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上市櫃
-
缺水迫停灌 農民轉種大豆、高粱等旱作
今年春季因為乾旱,桃竹苗、台中、嘉南地區農地被迫停灌,農民無法種植水稻。不過在水稻之外,其實還有許多旱作,像是大豆、小麥等等,這些雜糧的節水效率高;如果擴大推廣,也是台灣農業面對乾旱的一種因應之道。 氣候變遷下,台灣缺水的風險增加,今年春季就因為乾旱,桃園以南74000公頃農地面臨停灌,農民無法種植水稻,轉選擇耕種需水量少的大豆、高粱等旱作。 桃園農改場助理研究員林禎祥說:「他們(農民)轉作春作,
-
國產豬價走揚 立委指出養豬原物料供不應求
接近農曆春節,國產豬價格走揚,農委會雖表示價格在合理的波動之中,不過民進黨立委指出,養豬原物料價格上漲三成,若不及早因應,讓養豬成本一再拉抬,恐引發民生物資漲價的風暴。 國內毛豬拍賣價格周一來到每公斤76.59元,雖然農委會一再保證,這是在合理波動之中,不過民進黨立委卻希望農委會及早因應養豬飼料價格高漲的危機,立委陳亭妃指出,來自南美的大豆玉米漲價,海運貨櫃又一櫃難求,擔心會引發國產豬漲價。 民進
-
缺水灌溉 池上關山農田採分區輪灌措施
全國各地缺水灌溉,台東縣最大的良質米地區──池上和關山一帶也傳出水荒,農田水利署台東管理處,針對池上和關山一帶農田,開始採取分區輪灌措施。 天氣回溫,台東地區早上出了太陽,農民趕緊到田裡整地,打開水路為水田灌水。 不過台東縣池上和關山地區的灌溉用水,因為去年沒有颱風沒有大雨,主要取水的河川卑南溪水量比去年少了4成,農田水利署台東管理處從現在起對池上圳和關山圳,分別採取分兩區輪灌一期稻作農田,到2月
-
以國產農糧為原料 農糧署推防疫食品
| 社福人權為了因應疫情,農糧署公開徵求國內食品加工業者,以國產農糧做原料,開發防疫食品組合,目前已評選出6家業者的9項產品,將在合作的連鎖門市中販售。 一起比個讚,告訴國人這些農產加工食品,品質沒問題,為了因應疫情發展,農糧署與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以及民間食品加工業者合作,組成國家防疫食品團隊,以國產農糧做原料,開發防疫食品組合,目前已評選出6家業者的9項產品,將在合作的連鎖門市中販售。 農糧署長胡忠一表示
-
減稻作面積、增雜糧生產 農委會推「大糧倉」
國內年產150萬到160萬公噸稻米,前年更逼近200萬公噸,其中約有30公噸生產過剩,政府要花錢收購還要銷售,加上最近缺水,農委會決定要減少稻作面積、增加雜糧生產。農糧署持續推動大糧倉計畫,最近補助國產黃豆運費,讓更多校園的營養午餐願意使用國產豆奶。 水情嚴峻,先是桃竹苗地區二期稻作宣布停灌,緊接著嘉南地區的一期稻作也確定休耕。種水稻耗水,國內又生產過剩,農糧署從明年起,要先試辦兩年四期稻作「四選
-
因應水情嚴峻影響 農委會宣布推新政策
繼桃竹苗因水情嚴峻,二期稻作停灌後,嘉南地區明年一期稻作也跟著停灌。面臨極端氣候挑戰,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天宣布,從明年起,要在全台以政策鼓勵農民配合:在2年的四期稻作中,有一期改種旱作減少用水。若推動順利,將於後年續推「大區輪作制度」。 明年沒水耕種,嘉南地區曾文、烏山頭水庫灌區,一期即將被迫休耕,農民趕緊來工作站,登記申請一期作停灌補償。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在嘉義縣長翁章梁等地方官員的陪同下
-
禁露天燃燒稻草困擾農民 循環農業助解決問題
| 產經台東縣二期稻作大部份都已經收割,田裡的稻草處理,目前依空污法規定不得露天燃燒,讓不少農民感到困擾。台東區農業改良場則提供方法,像是將稻草「捆包」堆置,或是編織成抑制雜草生長的草蓆,來協助解決稻草問題。 稻田收割,田裡都是稻草,過去曾建議農民打碎變成肥料,但稻草太多就處理不完,尤其二期稻作和隔年一期稻作間隔太短,這種方式無法有效讓稻草變肥料,農民還是很困擾。 農民余先生表示,「稻草打起來馬上掉下來,
-
水情吃緊 明年嘉南一期稻作可能停灌
水情持續吃緊,繼桃竹苗地區二期稻作停灌之後,一期稻作是否跟著宣布停灌?農委會表示,目前評估,西部不少縣市水情仍十分嚴峻,嘉南地區成為一期稻作首個停灌區機會非常大,預計下週正式宣布。 缺乏雨水補充,國內水情持續吃緊,接下來全台一期稻作,是否必須停灌?農委會指出,宜花東高屏,目前水情審慎樂觀;雲彰投應可透過抗旱措施度過難關,但嘉南、台中以及桃竹苗,水情仍很嚴峻。 由於曾文與烏山頭水庫的有
-
台東雨量少 關山、池上灌溉用水量減四成
| 社福人權台東縣今年沒有颱風直接侵襲,降雨量大減,池上關山一帶需要的灌溉用水比往年平均少了四成。雖然目前二期稻作正在收割,不過2個月後,農民就要播種明年的一期稻作秧苗,但現在是冬季乾旱期,有農民已經快要抽不到水源整地。農田水利署台東管理處表示,明年初會採取輪灌措施,也不排抽取備用地下水井因應。 台東縣沒有水庫,灌溉用水來自於主要河川卑南溪,但現在進入冬季枯水期,卑南溪水大量減少。雖然目前稻田不需要水源
-
小學附近擬動工蓋米廠 二崙鄉民縣府陳抗
| 兩岸雲林二崙鄉有一間米廠,去年申請在二崙鄉旭光國小旁,將要興建稻穀乾燥及貯存中心,近期準備要動工,引起村民憤怒抗議。12日上午近400名當地村民來到雲林縣議會陳情抗議,因為米廠要建廠前都沒與當地村民溝通協調,擔心興建後有空汙、噪音和交通影響,經雲縣府與米廠業者協調,業者同意再另尋地點興建。 村民跪著遞上陳情書,不滿雲林二崙有一間米廠,沒與當地民眾開說明會,就準備動工蓋稻穀乾燥中心。將近四百名二崙村民拉
-
鼓勵稻田轉作雜糧 農委會推「大糧倉計畫」
國內的玉米、大豆、小麥等雜糧有9成4從國外進口,國產大豆只占0.2%,農委會推出水稻田轉作大豆獎勵金,響應的農民表示,國產大豆雖然新鮮、品質好,不過沒有政府獎勵金就會做不下去。 桃園沿海有不少二期休耕田,有碾米廠業者為了幫助農民提高收益,推廣種黃豆、黑豆,只是國產黃豆價格每公斤55元,是進口的非基改黃豆的2.5倍,業者表示,做成豆漿等產品,因為有相關補貼,所以可以賣到學校,但業者仍希望消費者看見
-
農田停灌補償不限水稻 其他作物補償方案最快明出爐
因應水情吃緊,農委會日前宣布桃竹苗的1.9萬公頃農田,將實施停灌補償措施,水稻一公頃補助十四萬。陳吉仲表示,其他農作物的補償方案,最快明天也會出爐。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我們在上星期已經宣布,種水稻每一公頃(補償)14萬元,至於其他的作物包括蔬菜、 水果、雜糧,全部都有補償 ,而且補償最快明天或後天就會對外來公布。」 櫃台前擠滿不少前來申請補助的農民,農委會陳吉仲今天到竹北訪視農民,他強調只要
-
花蓮富里有機水稻 陸續發生飛蝨危害
花蓮富里鄉的有機米栽培專區,正值二期的稻穗卻開始枯黃乾死,走進觀察馬上就能看見許多飛蝨;尤其是靠近海岸山脈的地區情況更嚴重,從富里農會青坑到銀川米契作區都受災。 富里鄉農會總幹事張素華說明,「非常特別的是這次的飛蝨,是有白背飛蝨、褐飛蝨、電光葉蟬三種不同的蟲害,所以才會造成目前這麼嚴重的狀況,受損的面積大概目前將近三十公頃以上了。」 令農民頭痛的是,受限有機米無法使用農藥,這些蟲到底該如何撲殺?縣
-
桃竹苗農地停灌每公頃補貼14萬 農民怨政府用錢打發
因應乾旱拉警報,農委會宣布從今天16日開始,桃園、新竹、苗栗,約1.9萬公頃的農地 「全面停灌」。農委會也公布,停灌的稻作每公頃補償14萬元,但有農民抨擊,政府沒先和農民討論,也不願意調度民生、工業用水給農業用,讓農民覺得自己被看不起。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今天經濟部跟農委會會同時公告,所有苗栗、新竹、桃園1.9萬公頃的停灌面積,每公頃可以領14萬元的補償經費。」 史上頭一遭,農委會在稻作抽穗期
-
史上第一次 桃竹苗水稻抽穗期被迫停灌
| 社福人權水情吃緊,為了減少用水量,農委會宣布,桃竹苗地區約1.9萬公頃農田將實施停灌補償措施,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水稻,正值抽穗期。這也是首次出現稻子快收成而被迫停灌的狀況,農委會強調會以最照顧農民的方式補償,不過農民都非常不滿,認為這是犧牲農民。 石門水庫水位持續下探,新竹苗栗的水庫水情也一樣嚴峻。農委會14日宣布,桃竹苗地區第二期1.9萬公頃農田實施停灌,其中水稻就占了1.3萬公頃,補償金會以農家賺款的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