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半導體封裝測試角色拚轉型 馬來西亞進軍上游晶片設計
馬來西亞作為全球第6大半導體出口國,長年專注於下游的封裝測試,如今將戰略重點放在晶片設計端人才,這被視為提升產業附加價值、打破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
公視國際記者劉苑杉報導,「馬來西亞政府與Arm合作,訓練1萬名工程師,首批350人開課,共有來自馬來西亞全國40多所大學,與80家企業合作。」
雪蘭莪州務大臣阿米魯丁表示,「我們必須朝向擁有晶片知識產權的方向邁進,讓這些晶片不只是在雪蘭莪組裝,而是在雪蘭莪設計,與馬來西亞製造。」
政府投入2.5億美元,取得國際晶片大廠Arm的先進晶片設計藍圖,預計10年內培育1萬名 IC 設計工程師,是大馬《國家半導體戰略》和「矽晶願景」(Silicon Vision)的一環。
馬來西亞先進半導體學院總經理劉安琪指出,「我們是希望能夠把這整個ARM入門的課程,可以帶到每一間大學那邊去,學生一畢業,他們一定有一個ARM的證書,那麼至少在找工作的時候,我覺得這個會有額外加分。」
阿米魯丁提到,「你要完成課程順利畢業,展現你的興趣與能力,企業就會從我們這裡挑選最優秀、最乾淨、無不良紀錄的人才。」
雪州資訊科技及數位經濟機構執行長楊凱斌說道,「現階段的300位受訓學員,全數已經獲得聘用,甚至有些人拿到不只一個工作機會。」
除了與 Arm 合作,馬來西亞先進半導體學院透過短期、密集的訓練課程,串聯起大學、企業和國際資源,打造從學校到就業,可無縫接軌的IC設計人才鏈。
理科大學電機工程系畢業生Siti Nur Izzah說:「我期望能學到IC設計,像是邏輯閘(logic gates)這一類的知識。」
從後端封裝測試轉向前端設計,馬來西亞要在AI時代搶佔關鍵位置,打造自己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也希望在全球主要供應鏈遭遇挑戰時,成為可靠的支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