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到歐洲的北溪天然氣管線去(2022)年遭炸毀,幕後黑手未明,最近有新進展。《紐約時報》7日報導,根據美國情報官員消息,是一親烏克蘭團體涉案,《時代週報》更透露該團體為6人小組,不過尚無直接證據,烏國當局也予以否認。
蒙古近期爆發大規模示威行動,大批抗議民眾5日更發起占領中央政府大樓運動。起因是有消息人士爆料指出,原本應該銷往中國的640萬噸煤炭,價值128億美元、約新台幣3900多億,在多名官員監守自盜下「被消失」。民眾因此要求政府負責,當局表示已對30多名官員展開貪污罪調查。
就在伊朗才否認提供武器給俄羅斯、在俄烏之間沒有選邊站,不過根據消息來源,伊朗其實已經同意對俄羅斯更多軍援。此舉恐怕激怒美國與西方大國,而烏克蘭很可能與伊朗斷絕外交關係。
平面媒體報導美國在台協會AIT ,為了彩券系統標案拜會國庫署,指涉有遊說疑慮,AIT發言人回應表示,世界各地都會以各種方式,來提倡本國商業公司的利益,是正規商業往來。財政部證實,AIT確實請國庫署將資料提供給中信銀,不過並未介入標案。
立陶宛經濟暨創新部政務次長聶琉嫻娜,率官員及重要科技企業領袖共10人,稍早抵達台灣,展開為期4天深化雙邊經貿合作的訪問。這是我國在去年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後,立陶宛政府首位來訪的次長級的經貿官員。聶琉嫻娜政務次長這次率領立陶宛高科技業者代表訪台,將拜會我國政府經貿相關部會,參訪我國關鍵產業優勢企業,探索雙方在經貿投資、產業對接與供應鏈安全等領域的合作契機。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29日前往哈爾科夫,慰勞前線官兵;這是俄烏開戰後,他首度在基輔以外的地方露面,澤倫斯基除了勉勵前線官兵,也罕見公開譴責哈爾科夫地區的安全局長,沒有努力保衛城市,因此宣布將他開除。
澳洲加入美國的外交杯葛,總理莫里森8日表示,澳洲將不會派官員前往北京出席明年的冬季奧運。另一方面,德國準總理蕭茲則拒絕回答是否跟進美國外交杯葛北京冬奧。
有部分政府官員,在退休後會被私校延攬任職,但這種現象也引發「私校門神」等爭議。高教工會指出,教育部長潘文忠,曾在2016年表示,會修改「教育部組織法」,限制高教和技職司長以上的官員,在離職或退休後,三年內不能轉任私校董事或校長。但工會調查,幾位本來就在私校任職的前官員,事業變更大了,而在潘文忠任內,又新增3位教育部長、1位次長等官員,也被私校延攬,呼籲相關單位重啟旋轉門條款的制定。
自塔利班掌權、控制阿富汗之後,女性權益受到各界關注。至今女性還是無法回到職場上工作,而女中學生也還沒有辦法回到學校。塔利班在21日召開記者,表示接下來會讓女中學生復學,看守內閣名單,也會納入女性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