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團隊研發蛇毒蛋白變新藥 治療糖尿病黃斑水腫

在小說中,有時會出現以毒攻毒的橋段,但現在有學者是把毒素變成新藥。成大教授莊偉哲團隊和生技公司合作,利用蛇毒蛋白開發出能治療糖尿病黃斑水腫的新藥,成為台灣第一個學術和產業界合作的蛋白質藥物,進入到二期臨床試驗的案例;目前也已經通過美國FDA的新藥臨床試驗申請,進入到第二期臨床試驗。

成大生化所講座教授莊偉哲指出,「蛇毒蛋白,它有很高的毒性,那我們這個技術,基本上就是把它的副作用拿掉,維持它抑制血管新生的活性,然後去掉它的一些副作用的活性,黃斑部水腫(新藥上市)這個,至少還需要有3年的時間,這個藥物因為它可以抑制所謂的腫瘤細胞的轉移,舉例像胰臟癌跟腦癌,甚至是說,像乳癌轉移到肺或是轉移到骨頭,類似像這種轉移性的癌症,我們目前這個藥物的方向就是往這邊走。」

研究團隊將蛇毒蛋白進行理性藥物設計,再利用基因工程方式,改變它的專一性,設計出這款去組合蛋白藥物。而且這款藥物,具備抑制血管新生、發炎和癌細胞轉移的效用,因此除了眼睛的黃斑部病變之外,還能應用在骨關節炎、癌症等疾病。

未來也將發展相關的蛋白質藥物研發,投入到胰臟癌和腦癌等疾病。而這項研發成果,是由國科會支持第一階段的基礎研究,再由藥廠投入經費承接後續發展,也是產官學在生技領域合作的良好示範。

2022杭州亞運 台灣百金之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