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
-
AI生成「鳥媽媽為雛鳥擋雨」影像 研究示警恐威脅生態保育
|環境刊登於《保育生物學》期刊的一篇最新文章指出,AI人工智慧生成的野生動物影像,可能扭曲民眾對生態的理解,甚至威脅保育工作。作者表示,許多社群使用者會藉由發布逼真、鮮明的AI動物影像換取點閱,但像「鳥媽媽為雛鳥擋雨」這類擬人化的描繪,反而容易讓觀眾誤以為動物帶有「母愛」等人類情感,進而曲解動物實際行為模式。
-
披衣菌威脅無尾熊生存 澳洲研發專用疫苗降感染風險
|全球澳洲的無尾熊長年受到披衣菌感染威脅,這是一種人類跟無尾熊都可能得到的性傳播疾病,是透過「繁殖—交配」傳播,在澳洲野生無尾熊的死亡案例中,披衣菌感染大約就占了一半,如今澳洲科學家研發出的專用疫苗,獲得監管機關批准,希望保護瀕危的無尾熊免於滅絕。
-
澳洲袋熊染疥癬成致命原因 「隔空上藥」助恢復健康
|全球圓滾滾萌樣十足的袋熊是澳洲獨有的可愛動物,但牠們容易染上致死率極高的皮膚病「疥癬」,新南威爾斯州一處露營園區最近就發現袋熊生病,園方特地找來野生動物慈善組織教導員工和居民如何替袋熊隔空上藥,幫助牠們恢復健康。
-
受漫畫《蟲師》角色啟蒙 昆蟲成日童養寵物首選
|全球從漫畫《源氏物語》到《蟲師》,昆蟲始終是日本文化的重要角色,也因為受到漫畫影響,日本小朋友養寵物首選常常是甲蟲或獨角仙。最近東京舉辦昆蟲展,專家強調昆蟲不只可愛,更與全球暖化和食物鏈息息相關,希望透過展覽引發孩子的好奇,認識生態的重要。
-
美國家公園設「機器兔」 誘捕外來種緬甸蟒
|全球現在的機器人很少能讓人類誤以為真,但要騙過蛇的眼睛應該沒有問題。佛州一處國家公園裝設了機器兔子,想要誘捕破壞生態的外來種緬甸蟒。不只外觀同樣毛絨絨,還配上活兔子的溫度和氣味,希望能吸引蟒蛇的注意。
-
大赤鼯鼠疑颱風天摔落水溝 新北動保處治療後擬重新野放
|環境新北市動保處日前發現一隻台灣特有亞種「大赤鼯鼠」,倒臥於三芝山區路旁的排水溝內,且因多日未進食而體弱、無法自行移動。動保處人員將大赤鼯鼠帶回治療照護後,目前傷勢已穩定,將待完全康復再進行野放。動保員認為,鼯鼠可能因逢颱風來襲影響視線,才不慎自高處墜落。
-
澳科學家創簡易「青蛙三溫暖」 拯救瀕危樹蛙免疫致命真菌
|環境自1980年代起,蛙壺菌就是全球兩棲類生物的最大威脅,已導致500多種蛙類數量衰減、90多種蛙類滅絕。近期有澳洲學者發現,只要溫度達28℃就能有效抑制蛙壺菌生長,因此研發出用小型溫室製成的簡易「青蛙三溫暖」,成功讓瀕危的綠紋樹蛙對蛙壺菌產生免疫能力。
-
超商包裹見活體鬃獅蜥 自中國廣州走私來台
|環境新北動保處日前接獲民眾通報,超商內出現一隻紅色蜥蜴,工作人員到場後馬上發現一個來自中國廣州的破損包裹,走私運送2隻活體鬃獅蜥來台。動保處緊急約談相關人員,依法裁處1萬元罰鍰並沒入蜥蜴。
-
台東熱氣球煙火秀擾野鳥棲息 公所承諾明年調整
|生活台東縣熱氣球嘉年華會夜晚的光雕煙火秀吸引許多遊客觀賞,但地點是在國家級重要濕地,因此在地的保育團體就發現,煙火噪音會嚇走正在繁殖和棲息的野鳥,加上近兩年來的調查,只要一施放工業級噪音的煙火,24小時後,濕地有些鳥類數量有急遽下降的趨勢,呼籲鄉公所和縣府不要再到濕地舉辦類似的活動。
-
香港海洋公園雙胞胎貓熊滿周歲 園方照顧者社群分享成長點滴
|全球在香港海洋公園出生的一對雙胞胎貓熊,今(15)日正好屆滿1周歲,牠們可愛的萌樣圈粉無數。負責照顧牠們的園方人員梁家綸,因為經常在IG上分享牠們成長的點點滴滴,也擁有廣大粉絲,被暱稱為貓熊老爹。貓熊老爹說,他把貓熊當作自己的家人,看著牠們平安健康長大,他也感到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