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7旬婦發燒無力染兔熱病 近3年首例本土病例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疾管署公布近十年來,首例布氏桿菌病境外移入病例,個案是一名北部50多歲男性,4月曾經到中國新疆旅遊,接觸羊隻和馬匹後沒洗手,返台後發病住院,所幸經過治療後已經康復出院。另外國內也出現近3年來首例兔熱病本土確定病例,疾管署提醒,這兩種都是人畜共通傳染病,呼籲民眾應避免接觸野生動物,並做好個人衛生防護。

中國新疆草原風光、吸引不少喜愛大自然的遊客,還可以親身體驗放羊、騎馬的放牧生活,不過小心別染上布氏桿菌病。

一名居住北部50多歲本國籍男性,今(2025)年4月到新疆旅遊,曾接觸羊隻和馬匹,返台後,7月初出現發燒、寒顫等症狀,就醫5次才確診感染布氏桿菌病。

疾管署表示,布氏桿菌病是一種人畜共通傳染病,潛伏期最長可達5個月,而這也是國內近10年來,首例布氏桿菌病境外移入確定病例。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如果有到布氏桿菌病的流行地區,要避免食用一些沒有煮熟的肉類,或是沒有消毒過的奶類。」

另外,國內也發現近3年來首例兔熱病本土確定病例,個案是居住在南部70多歲本國籍女性,本身有多重慢性疾病,7月中旬出現發燒、全身無力等症狀,就醫抽血檢驗才確定感染兔熱病。

疾管署指出,兔熱病也是人畜共通傳染病,主要宿主為野生動物兔子、田鼠等,若感染毒性較高的菌株,致死率可達6成。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指出,「如果吸入含有這個病菌的塵土的話,可能會造成肺炎,甚至到敗血症,那如果沒有經過妥善的治療的話,這個致死率可以高達3成,甚至6成。」

由於暑假是國外旅遊旺季,近期又有不少境外移入傳染病,例如今年非洲瘧疾境外移入已累計15例,是近19年同期新高,因此疾管署提醒民眾,出國前可到旅遊醫學門診諮詢,了解風險,並做好個人防護,以確保旅遊健康與安全。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