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
-
萬丹泥火山相隔4個月二度噴發 比前次新增一噴發點
|地方屏東萬丹泥火山今(12)日上午再度噴發,與上次噴發相隔約4個月,是今(2025)年第二度噴發,已對附近農田造成影響。位在噴發點旁的皇源聖殿廟方人員表示,清晨5時左右發現泥漿開始湧出,截至中午仍持續噴發,且比前次新增一處噴發點。
-
衛福部明年擬推新措施 急診觀察床改短期住院
|社福人權大醫院急診壅塞問題難解,衛福部除了試辦假日輕急症中心,也預計從明(2026)年起,將急診觀察床改為短期住院治療,例如只需施打抗生素治療的患者,等病情穩定後就能返家,不必占床。衛福部長石崇良強調,將要求醫院設置專屬空間,並有專職護理師照護,提升病人照護品質。
-
全球掀Z世代示威潮 憤世怒濤已推翻2國政府
|全球今(2025)年在遍布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的好幾個國家發生Z世代示威,並且至少推翻了2個政府,包括尼泊爾及馬達加斯加。Z世代面對長期的低薪和貧富差距,讓他們感覺自己被忽視、被欺騙,另一個特徵是使用社群平台分享消息,同時也看到其他國家的類似情況、相互增強。有學者定義2025是「全球抗議年」,Z世代的抗爭風潮正在改變世界。
-
非洲豬瘟15天潛伏期後未擴散 有機會解除禁運禁宰令
|社會台灣爆發疑似非洲豬瘟案例,農業部祭全國豬隻禁運禁宰5天,外界關切何時豬隻可恢復屠宰運送,部長陳駿季今(23)日表示,每5天會觀察一次疫情,若15天病毒潛伏期後疫情沒有擴散,有機會解除禁令。
-
-
西南部發現「弓背青鱂」 為台灣第3種原生青鱂魚
|環境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黃世彬博士,在執行農業部林保署專案研究時,意外在台灣西南部溪流發現了「弓背青鱂」,經過形態及分子分析,確認是台灣新記錄的原生種,這也讓台灣的原生種青鱂魚累積到3種,比鄰近的日本還要多,而這項研究成果已刊登在國際期刊《Marine Research》。
-
中國擴大稀土出口管制 經長:半導體直接影響有限
|產經中國擴大稀土出口管制引發外界擔憂,半導體產業也會受到衝擊,經濟部長龔明鑫今(13)日在立院備詢回應,預估影響有限。因為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稀土材料從中國進口比重低,直接影響有限,政府還在觀察其他潛在影響。由於中國管制的稀土涉及永磁材料,也是高速馬達的關鍵原料,對無人機產業的影響會比較明顯。
-
從交通設計到用路文化,公館圓環拆除的反思!【獨立特派員】
|生活台北市連七年交通肇事件數第一的公館圓環,於9月29日已改成正交路口。這場耗時20年的爭議卻沒有停止。獨立特派員整理四大爭議:改正交是否能同時兼顧成本效益與降低肇事數、填平公車與行人專用地下道、行車效率變好或變差、在地居民交通動線受限。
-
流感病毒變異疫情升溫 北市校園個案上週破2千人
|生活流感疫情有持續升溫趨勢,台北市政府統計,上週校園通報流感個案突破2千人次,創下2023年以來單週最高紀錄,在中秋連續假期過後,疫情可能再升溫,符合接種疫苗資格的民眾,可以儘速前往施打。有醫師指出,觀察今(2025)年流感病毒有變異趨勢,有病人在3個月內就得到2次流感。
-
苗栗隨機傷人男3月甫出獄 被依殺人未遂罪嫌移送
|社會苗栗市昨(2)日發生隨機傷人案,造成2名11歲女童及一位民眾受傷,當時里長和安親班老師,都協助疏散學生並報警,才沒讓傷害擴大。目前傷勢較重的丁姓女童已順利完成手術,與救人受傷的林姓民眾,都還在加護病房觀察治療中。警方表示,邱姓嫌犯今(2025)年3月出獄之後,依照《出獄人口管理辦法》,每個月有加強訪視,3日下午已依殺人未遂罪嫌移送苗栗地檢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