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
-
NASA要求加快研發迷你型核電 擬用於未來月球、火星基地
|全球新一輪的太空競賽正悄悄展開,新型的核能科技可能是關鍵角色,代理美國太空總署(NASA)署長的尚恩達菲(Sean Duffy)這個月初發表一份NASA的內部備忘錄,要求加快迷你型核能發電機組的研究,希望能在2030年之前有具體成果,作為未來月球乃至於火星基地的電力來源。
-
德、西等國轉向重新擁抱核能 小型反應爐SMR等新技術成關鍵
|政治2011年日本福島爆發核災後,當時許多國家的核電計畫相繼喊停或縮減,而近幾年來隨著各國對電力的需求激增、減碳壓力加上新式核能技術的發展,各國又開始重新評估核能價值。以往反核的國家包括德國、西班牙和丹麥等國紛紛轉向,31國在2024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更承諾2050年前,將全球核電容量增加到3倍。
-
周春米:公投對地方不公 恆春鎮長看法不同支持重啟
|針對重啟核三廠公投,屏東縣長周春米上午重申,核三廠2號機5月中才剛除役,相關安全問題還沒有明確解方就公投,對屏東不公平;但恆春鎮長看法不同,認為考量國家發展及電力需求,應該重啟。今(23)日上午,離核三廠最近的投票所也陸續出現投票人潮。
-
台南養殖業遇風災 虱目魚大量死亡價格漲
|生活丹娜絲颱風過境後,台南西濱沿海一帶電力中斷,有些地區甚至好幾十天都沒有電,造成養殖漁業損失慘重,其中虱目魚與文蛤大量死亡,價格變貴;另一方面官田菱角也出現延遲性災損,可能會嚴重影響今年產量。
-
川普稱再生能源「世紀騙局」 不再批准風電、農地光電計畫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20日在社群媒體發文,批評風電和太陽能是「世紀騙局」,並稱依賴這些再生能源的州,都出現破紀錄的電價上漲,自己未來不會再批准風電或農地光電計畫。但外媒指出,電價上漲主因是資料中心等產業用電需求大,且燃煤電廠陸續退役導致供不應求所致。
-
核三公投/低碳安全?風險留後代? 5場發表會交鋒一次看
|政治核三重啟公投將於8月23日舉行投票,5場意見發表會已在15日全數落幕。在這5場發表會中,正反方分別提出什麼主張?《公視新聞網》帶您回顧交鋒重點。
-
面對台海危機升溫,台灣社會如何備戰與防衛?【獨立特派員】
|兩岸近期避難包成為熱門話題,美國在台協會也在社群媒體發文宣導,提醒民眾做好防災準備。這些呼籲背後,反映的就是社會韌性的重要。在台海局勢持續緊張的背景下,各縣市配合漢光演習同步展開城鎮韌性演習。台灣的未來不僅需要強健的軍事力量,更需要全民的參與與自覺,唯有整個社會一起動員、提前準備,台灣才能穩健守護自身的和平與安全。
-
面對台海危機升溫,台灣社會如何備戰與防衛?【獨立特派員】
|兩岸近期避難包成為熱門話題,美國在台協會也在社群媒體發文宣導,提醒民眾做好防災準備。這些呼籲背後,反映的就是社會韌性的重要。在台海局勢持續緊張的背景下,各縣市配合漢光演習同步展開城鎮韌性演習。台灣的未來不僅需要強健的軍事力量,更需要全民的參與與自覺,唯有整個社會一起動員、提前準備,台灣才能穩健守護自身的和平與安全。
-
丹娜絲風災特別條例三讀 淹水達50公分受災戶將發2萬元補助
|生活立法院今(15)日上午三讀通過《丹娜絲颱風及728豪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除經費上限提高至600億元外,立院也通過附帶決議,住家淹水50公分以上將發給每戶2萬元補貼,且受災戶不受每門牌1戶限制。
-
核三公投發表4/黃國昌指能源韌性不足 吳亞昕憂核廢料難處置
|政治核三重啟公投將於8月23日舉行,第4場意見發表會今(13)日登場。正方代表黃國昌表示,台灣當前缺乏能源韌性,需重啟核三維持穩定供電,而可存放燃料棒40年的儲存場已在招標,也有更安全的新技術可做最終處置;反方民眾代表吳亞昕則說,核電不是唯一解方,且核廢料處置費時又牽涉道德責任問題,難以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