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
-
調查指6成學童性別觀念不及格 NGO籲教材結合生活情境
|生活一次次的家暴事件,凸顯性別教育的重要性。有調查顯示,台灣孩子性別觀念平均只有53.1分,將近6成不及格,有近半數孩子是靠著Google自學性知識,民團就呼籲,教育主管機關要把教材內容結合生活情境,才能讓孩子學會分辨和求助。
-
高職機械製造教材遭批錯誤百出 國教院:增聘專家重新審查
|文教科技高職機械群科所採用的「機械製造」教科書遭到業界與學界批評錯誤百出、觀念落後,12日上午立委舉行記者會指出,3本教科書裡面的錯誤高達50個,除了通篇錯誤,還把博物館才有的技術錯當成常見技術,而用錯誤知識教育學生,根本在擴大學用落差。
-
新莊辦"台語動詞"課程 用互動圖卡幫助學習
|新莊的圖書館辦一門"學台語動詞"的課程,過程中用互動式的教材、教囡仔一寡生活台語用詞。講師表示,這有通幫助囡仔共記落來、也提懸學習的動機,毋過目前這款教材較少,希望未來會當加開發。(本則新聞標題、前言、內容皆為台文)
-
高雄老師要求國小生背刑求方式 教法引爭議
|高雄有家長向議員陳情,講學校的社會課老師,教著美麗島事件的時,竟然用受害者去夆刑求的內容來做補充教材,要求囡仔愛背起來,閣欲考試。議員認為,這毋是予囡仔認捌歷史的正確方式,要求教育局愛去了解。(新聞標題、導言及內文皆為台語文)
-
教育部編識讀中國補充教材 國教署:教師可選用非強制
|文教科技教育部長鄭英耀已表示,會編國家教材識讀中國威脅,預計今(2025)年暑假完成。國教署進一步指出,現行課綱本就有識讀中國的相關條目,研發輔助教材提供教師教學補充,沒有強制性。而國教院和書商座談,對社會領域教科用書達成共識,包括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文課本呈現中英文史料內容,並按原文摘述,文本中並未提及中華民國或台灣等字句。
-
本土語言教育資源不足難傳承 教團籲速通過《語發中心條例》
|文教科技教育部推動本土語文教育,有學生團體及教育團體認為,本土語言資源不足導致傳承困難,正逐漸消失,原住民及新住民子女的文化權益也鮮少被討論,今(6)日提出「2025語言文化教育政策白皮書」,呼籲政府儘速通過《國家語言發展中心設置條例》,強化本土語言使用與弱勢語言保存。學生團體也呼籲政府,由於本土語能力落差大、學習成效差,應該「分級分班」。
-
連鎖補習班及老字號書局涉盜版 2案侵權市值估逾2億元
|文教科技國內知名的出版商康軒、翰林以及南一推出的國中小等教材,遭到非法盜用。警方調查新北1間老字號書局,涉嫌把測驗卷影印放在電商蝦皮便宜出售;桃園也有知名連鎖補習班,被控非法印製、出版商教材,更把盜版試卷的電子檔傳在LINE群,分享給學生與家長。2案的侵權市值初估超過2億元,警方共抓4人,全案朝違反著作權偵辦。
-
載盜版原文書印成冊低價販售 男子涉侵權逾3600萬元遭法辦
|社會警方追查網路非法販售教材的侵權行為,發現一名22歲的吳姓男子,涉嫌到中國網站下載財經會計、化學材料原文書電子檔1萬2千多頁,再自行印製後,放在購物平台以每本100元價格銷售,侵權市值超過3600萬,被依違反《著作權法》移送。
-
經費不足、教師過勞 7成中小學閱讀教師撐不到2年
|文教科技中小學圖書館裡,有一群默默耕耘的「閱讀推廣教師」,他們不僅要管理整間圖書館,還要設計閱讀課程,點燃孩子們探索知識的興趣。但這些「閱推老師」其實工作並不輕鬆,不僅經費嚴重不足,業務也非常繁重。根據調查,近三分之一閱推老師每日工時超過10小時,約7成老師撐不過2年,形成台灣閱讀教育的隱藏危機。
-
香港教材籲有性衝動可「打羽球」 遭年輕人戲稱為性行為暗號
|全球香港上週發布的中學3年級性教育教材中建議,青少年若有性衝動可「一起去體育館打羽毛球」解決,在社群媒體上引發嘲笑,「打羽球」還被香港網友戲稱為性行為邀約的暗號,也有議員批評教材內容不切實際。不過香港特首李家超認為,這份教材對香港的長遠未來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