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
高分子薄膜助修復古油畫 快速還原且不傷原作
|文教科技古老的畫作在歲月洗禮下,或多或少都有些經年累月的損壞或剝落,這時候就需要專業的古畫修復師來幫助這些作品恢復昔日風華。不過藝術品的手工修復師,不僅要有高度專業,這工作還相當曠日費時。現在拜科技所賜,這些毀損的古油畫有機會透過一種數位列印的高分子薄膜,在短短幾小時內就能修復完成,而這項技術最近還登上了《自然》期刊。
-
西班牙藝術旅館推玻璃套房 住客日常起居一覽無遺
|全球你是否有勇氣在眾目睽睽下,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呢?西班牙一間藝術旅館,在大廳建造一間玻璃套房,周圍都是玻璃牆,除了廁所有隱密空間,其餘包括床和活動範圍,通通都能被看得一清二楚。飯店開放這間套房預定,提供雙人住客免費住宿一晚。有藝術家和網紅把住宿經歷與網友分享,吸引700多萬人瀏覽。也有住過的人分享經驗,他們說能免費住一晚當然很好,但是玻璃牆的環境太亮也太吵,對想睡美容覺的人來說還是不建議嘗試。
-
台東車站外「銀盔」反射強光 民怨刺眼、台鐵暫以黑網覆蓋
|地方台東火車站外綠地廣場,2018年設置了一座以蘭嶼達悟族勇士傳統頭盔意像的裝置藝術「銀盔」,但材質是不鏽鋼,一到夏天會反射出強光,讓週邊住戶和開車經過的民眾感覺刺眼;還傳出有住戶的眼睛受傷,向台鐵公司陳情要改善。
-
詩壇巨擘鄭愁予逝世 學者:作品兼具歷史和藝術意義
|文教科技知名詩人鄭愁予在美國時間13日凌晨4時辭世,享耆壽91歲。他幼年經歷戰亂,來台發表〈錯誤〉等的詩作,〈錯誤〉中寫下的「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廣為流傳。學者認為,他的詩作樹立現代抒情詩的基本模式,兼顧歷史及藝術的雙重意義。
-
北市首座校園藝術生態博物館開幕 黃土水「少女」胸像成核心館藏
|文教科技台北市首座校園藝術生態博物館「太平國小博物館」今(16)日盛大開幕,由校友及民間共同發起,集結各方力打造兼具專業性、公共性與教育性的新型態校園博物館。其中博物館核心館藏「少女」胸像,是台灣近代雕塑先驅黃土水1920年從東京美術學校畢業時,贈予給母校的代表作品。
-
台東市海濱公園裝置藝術活化 獲倫敦設計金獎
|文教科技台東市海濱公園國際地標大型裝置藝術2年前被颱風毀損剩下骨架,縣府想要活化,最後以營造夜間光影藝術作品在今(2025年)年2月開展,吸引許多民眾和遊客欣賞,且該作品參加今年倫敦設計獎還獲得了金獎,不過預計的展期到端午節連續假期結束,民眾希望能夠再延續下去。
-
-
星國團隊將AI與藝術結合 作品諷刺社會過度消費現象
|全球壽司、濃湯甚至垃圾堆,全都出現同一張老太太的臉。這不是錯覺,而是新加坡創作團隊參加首屆數位藝術獎的作品。作品名稱是《2024年的日常生活》,諷刺當代社會的過度消費,最終造成生活被垃圾淹沒。
-
2025曼谷設計週台灣人參展 推廣台灣茶文化
|全球2025年曼谷設計週吸引了許多台灣人一起參展。有台灣茶的文化推廣者在曼谷經營茶館,不但介紹台灣茶的風味還有喝茶方式,也探索了台泰之間的茶葉貿易歷史。
-
誤將安迪沃荷作品當垃圾丟棄 荷蘭馬斯霍斯特市認錯致歉
|文教科技荷蘭馬斯霍斯特市政廳近期發聲明坦承,去(2024)年市政廳翻修期間遺失的安迪沃荷絹印畫等46件藏品,經過調查後確認,疑似是因管理疏失而全部被當作垃圾丟棄,且預計這批藏品全部都無法重新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