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人口最稠密的都市雪梨市中心陳列著許多藝術展覽品,有如露天美術館。當局規定總經費超過1000萬澳元的建設開發案都必須設置藝術空間,多年下來累計已有250多件展品隱身在大街小巷中。
德國面臨能源、物價上漲,為了減輕民眾經濟壓力,柏林的「新國家美術館」,決定未來每個週四下午4時到8時,讓民眾免費入場。顧及民眾荷包的同時,也希望吸引更多人接觸藝術。
部分行動激進的環保團體,最近鎖定各地美術館,攻擊價值連城的名畫,以吸引媒體注意。最新受害者是荷蘭畫家維梅爾的大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氣候運動人士這一回直接把頭黏在畫中少女旁邊,他們的訴求是「你更關心一幅畫,還是地球?」而在幾天之內,這些環保團體先是向梵谷的《向日葵》潑蕃茄湯,又有人接力對莫內的《乾草堆》丟薯泥,連英國國王查爾斯的蠟像也被砸蛋糕。旁觀民眾雖然有人理解他們的訴求,但也有人大罵這樣的舉動太愚蠢,社會反映兩極。
台灣第1位以雕刻聞名的藝術家黃土水,在1920年把在東京美術學校的畢業作品〈少女〉胸像,送給母校大稻埕公學校,也就是現在的臺北太平國小。而因為這項作品要在校內典藏,因此有老校友捐資1600萬,啟動太平國小博物館專案,最快明(2023)年下半年,台灣首座校園生態博物館將試營運。
高雄輕軌二階美術館段C20到C24站,今(5)日下午正式通車試營運,由於C24愛河之心站將與捷運紅線凹子底站交會,可望帶動高捷整體運量。目前高雄輕軌客群仍是以觀光客為主,去(2021)年本土疫情爆發後運量幾乎腰斬,專家建議應該提升接駁的便利性,吸引更多通勤族搭輕軌。
臺南市立美術館最近有殭屍展覽,民眾排隊排甲落落長,宣佈7月開始欲來參觀愛先預約。除了南美館,麻豆代天府的十八層地獄,頂禮拜來參觀的民眾也比以前加十倍出來。
嘉義出身的畫家-陳澄波已經過身75年,嘉義市美術館佮陳澄波文化基金等單位做伙舉辦「人.間-陳澄波佮畫都」的展覽,除了畫家的創作,閣有伊佮藝術家朋友批信往來的收藏,這展覽嘛結合文學、音樂佮劇場內容,希望民眾透過無仝的感受,來認捌這位真重要的臺灣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