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薄膜助修復古油畫 快速還原且不傷原作
為了保存藝術創作,古畫修復成了極為重要的工作,但唯一已知的方式是透過手工修復,而且還得有深具專業知識與技術的職人來操刀。

但現在數位科技將為畫作修復帶來革命性改變。一名熱愛藝術的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研究員,已經成功利用一種科技手法將15世紀的古油畫修復完成。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工程研究員卡區金(Alex Kachkine)說,「這項工作基本上是先建立一幅修復後的畫作數位複本,接著找出需要圖層覆蓋的受損區塊,圖層會被加工在一層薄如髮絲般的塑膠薄膜上,再以可逆的方式覆蓋在畫作上,以修復它毀損部分。」

卡區金雖然是科技人,但本身是位藝術收藏家,同時也是古畫修復師。會走上修復這條路,要從他10多年前收購古畫開始說起。
原本他認為,收購一些帶有缺損的古畫價格比較實惠,沒想到他會因此一頭栽進了手工修復古畫的世界,摸索了好幾年之後,他發現自己的科技專長可以讓這份工作更有效率,因此他又發明了高分子薄膜的科技修復手法。
而他用來實驗並且成功的那幅15世紀作品,共使用了5萬7000種獨特的色彩,覆蓋面積超過6萬6000平方公厘,而這特別的研究成果也發表在《自然》期刊上。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工程研究員卡區金表示,「這是用極薄的高分子薄膜做的多層薄膜,上面有博物館等級的光漆,這個圖層色彩精準,它只針對需要藝品要修復的區域,其餘部分全都是透明的,這種圖層既可被直接清除,也可用傳統的修復等級溶劑去溶解,因此它的使用是可逆的,比傳統的手工修復快很多。」
將一層層透過數位列印的高科技薄膜,覆蓋在毀損的畫作上,這不僅不會傷及原作,不滿意還可以將它們全部還原。
不過這項技術有個限制,那就是只能用在表面平滑並已上了光漆的畫作上。與傳統手工比起來,不僅幾個小時就能完成修復,而且還省去大筆預算。但卡區金也坦承,它無法取代功力深厚的手工修復師。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工程研究員卡區金說,「我被問過好幾次這個問題,這項技術會取代修復師嗎?絕對不會。修復師是具備高度技術的職人,他們多半作品跟畫作的材料面密切相關,例如分析畫作狀況、處理結構性修復。」
修復師或許還無法被科技取代,但透過科技的協助,或許能加快修復古畫的速度,讓更多仍不見天日的千古名畫,繼續流傳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