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
-
宜蘭推中元節代燒紙錢 民眾憂失去祭祀意義
|生活中元節就快要到了,宜蘭縣政府推出環保低碳祭祀一條龍政策,全縣包括超商、農漁會等共有271處紙錢投遞地點,集中到焚化爐焚燒;對於紙錢給公部門代燒,部分民眾憂心會失去祭祀意義,縣政府為兼顧環保和民俗,也將請城隍爺到焚化爐淨爐。
-
核三公投/低碳安全?風險留後代? 5場發表會交鋒一次看
|政治核三重啟公投將於8月23日舉行投票,5場意見發表會已在15日全數落幕。在這5場發表會中,正反方分別提出什麼主張?《公視新聞網》帶您回顧交鋒重點。
-
桃園成立運具低碳化聯盟 推全國首輛純電動垃圾車
|地方桃園推動低碳運具,成立運具低碳化聯盟,從地方和中央合作、產業彼此合作,考量垃圾車是最常運行的公務車輛之一,率全國之先推動純電動垃圾車,預計明(2026)年底到達35%電動公車,讓低碳運具變成客運主流。
-
-
台灣冷能新發展,打造在地節能低碳空調系統【獨立特派員】
|生活今年夏天,台灣各地陸續出現破紀錄的高溫,七月上旬氣象署即多次發布高溫警報,隨著極端氣候常態化,民眾對空調的依賴日益加深,加上醫療院所等場域須配置全天候運轉的空調設備,製冷系統能否穩定運作、是否具備兼顧節能與環保的技術,是這波冷能革命的關鍵。
-
非核後7成用電靠火力 當低碳成為全球供應鏈門檻 台灣能源下一步?
|環境5月17日台灣停止使用核電,之後我們的電力都從哪來?根據台電5月中旬的資料統計,最後的3%核電停止後,火力發電占76%,但排碳量高,也有空污;第二名是再生能源19%,也是成本最貴的,這樣的發電比例,適合嗎?台灣能源的下一步怎麼走?
-
遭環團點名減碳績效差 台塑化:未來盼開發低碳產品
|環境台塑石化今(29)日舉行股東會,環團點名它的碳排放量位居全台工業之首,但氣候績效不佳,有3大不及格,包括減碳目標不符合國際要求等。台塑化表示,113年環境比較艱困,合併稅前損益比前一年減少73.4%,隨著碳費上路會面臨營運成本提高,未來希望開發低碳產品。
-
海洋吸收全球四分之一碳排 英團隊推海水捕碳試驗計畫
|全球隨著全球碳排放量的加劇,各國紛紛投入碳捕捉技術的研究。目前許多技術是從大氣中捕捉碳,而英國研究發現,海水碳的總含量約為大氣的50倍,因此從海水捕碳是相對有效率的做法。英國在英吉利海峽啟動一項從海水中捕捉二氧化碳的試驗計畫,然而這項技術耗費較多成本與能源,排出的低碳海水對海洋生態的影響,也需要更多研究與驗證。
-
台電「RE30低碳電」7月開賣 什麼是RE30?與國際主推RE100差別?
|產經為協助國內企業降低碳排,台電規劃今(2025)年7月起開賣「RE30低碳電力」產品,供企業在純綠電之外,有另一個成本相對可負擔的減碳選項。然而,RE30也引起再生能源公會質疑衝擊現有綠電市場,認為有政府帶頭鼓勵企業「漂綠」之嫌。「RE30低碳電力」是什麼?和國際主要推動的RE100有何不同?為何遭綠電售電業者質疑漂綠?
-
台電7月起售「低碳電力RE30」 遭質疑衝擊再生能源市場競爭
|產經經濟部預計7月1日,要讓台電販賣「低碳電力RE30」,首批將推出16.6億度,其中摻配30%的綠電,最低購買額度為百萬度,最高不能超過1億度,初步鎖定中小企業購買,每度電價格約6.3元,比市場行情高。不過,再生能源公會表示,截至1月國內有95家再生能源業者,電力分艙制度可能會衝擊市場競爭,呼籲政府審慎評估暫緩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