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遭環團點名減碳績效差 台塑化:未來盼開發低碳產品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塑石化今(29)日舉行股東會,環團點名它的碳排放量位居全台工業之首,但氣候績效不佳,有3大不及格,包括減碳目標不符合國際要求等。台塑化表示,113年環境比較艱困,合併稅前損益比前一年減少73.4%,隨著碳費上路會面臨營運成本提高,未來希望開發低碳產品。

高舉標語,環團代表集結台塑化股東會會場外抗議,台塑化去(2024)年排碳2423.4萬噸位居全台工業排碳之首,更佔全台碳排的1成,卻不見積極減碳,氣候績效不佳。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湯琳翔指出,「能不能夠更好地減碳,這個是其實才是這一間公司領先的指標,台塑石化雖然說有想要轉型,但是這個轉型的規劃透明度是不夠的。」

環團指控3大不及格,減碳目標不符合國際要求且欠缺燃煤汰換期程等。環團指出,台塑化會提自主減量計畫爭取優惠費率,推估應繳納碳費會從46億元降為3億元,但如果無法通過環境部審核,恐怕光繳碳費就吃光公司獲利。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認為,「它還有很多不足、不合格的地方,而這些不合格的地方都會影響股東的權益,因為如果它沒有找到這些地方來講的話,接下來就會付出很龐大的碳費,然後讓他們獲益都在受到進一步的影響。」

台塑化股東會上董事長曹明進行營業報告時表示,去年在中美產能擴充加上中國生產過剩,低價傾銷產品等衝擊下,整體環境比較艱困,稅前損益66億元比前一年減少73.4%,無法交出令股東滿意的成績單,但會持續推動製程優化、提高能源效率,更要生產低碳產品。

台塑石化公司董事長曹明回應,「永續航空燃油,這個也是交通部民航局希望降低飛行器的排碳量,我們是台灣第一個能夠自產用過的廢油來生產生質航空燃油的工廠。」

台塑化表示,去年減碳18.8萬噸,隨著碳費上路面臨營運成本提高,勢必要調整方向。針對開發永續航空燃油SAF,台塑表示目前產製5500噸,未來希望政府開放進口廢食用油,達到產製5萬噸低碳產品的目標。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