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
-
台大醫院首創B肝世代研究 刊登至國際頂尖醫學期刊
|生活國內流行病學又有重大突破。台大醫院和中研院合作全球首創B肝世代研究,長期追蹤21年資料發現,慢性B型肝炎患者表面抗原,在不同疾病階段肝癌風險的評估和治療,都提供全新數據,而這項研究成果日前已被刊登在國際頂尖醫學期刊。
-
綠燈直行撞救護車 高雄轎車未禮讓挨罰
|地方在高雄發生一起救護車與轎車的車禍,今(12)日凌晨2時許,一部值勤中的救護車正載著一名患者要到高醫就醫,不過救護車開到新興區林森一路與六合一路口時,與張姓男子駕駛的轎車發生車禍,所幸沒有人員受傷。警方表示雙方無酒駕情事,而雖然轎車是綠燈直行,但未禮讓救護車還是得依法開罰。
-
泰安苗62-1線道路 石頭崩落掔著轎車2人死
|大雨落幾若工,苗栗泰安苗62-1線的山崎,今日(8/6)下晡3點外有大粒石頭輾落來,去搩著一台轎車,車頂的駕駛佮乘客有2人牢佇內面。警消趕到現場搶救,毋過,駕駛送病院救無轉來,抑若乘客予人救出來的時已經死亡。(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連日大雨土石鬆軟 泰安苗62-1線巨石砸車釀2死
|地方連日大雨,苗栗泰安苗62線邊坡今(6)日下午3時許有巨石滑落,砸中行經一輛小客車,車上駕駛乘客共2人受困,警消緊急到場搶救,先被救出的駕駛送醫搶救無效,而乘客被救出時已明顯死亡;意外造成雙向交通中斷,泰安鄉公所隨即進駐搶通,目前暫時恢復單線雙向通車。
-
無所不在的塑膠微粒,正影響人們的健康與環境!【獨立特派員】
|生活從飲用的礦泉水水瓶到外帶的咖啡杯與餐盒,從日常佩戴的口罩到呼吸的空氣,塑膠微粒早已滲入人類生活的每個角落。這些肉眼看不見的塑膠微粒,已被證實存在於自然環境、生物體、人體器官,甚至大腦中。隨著國際社會將於八月展開塑膠公約談判,面對塑膠微粒帶來的健康與環境挑戰,全球正處在行動與改變的臨界點。
-
立委憂免巴氏量表衝擊失智家庭 衛福部:社區據點加強服務量能
|社福人權明(1)日開始,80歲以上長者不用巴氏量表就可以聘請外籍移工,讓立委擔心會衝擊到失智症患者。對此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說,除了使用社區據點加強服務量能,也會用綠色通道盡量協助重度失能家庭。
-
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數創6年同期新高 與登革熱有何不同?
|生活世界衛生組織近期發布公告,指屈公病病例數在全球急速上升,目前已傳播119個國家、逾25萬病例數。疾管署指出,台灣今(2025)年累積15例皆為境外移入,數量為近6年同期新高。屈公病是什麼?症狀有哪些?與登革熱有何不同?公視新聞網為您整理相關資訊。
-
美研發首款睡眠中止症口服藥 估明年向FDA提交新藥申請
|文教科技美國製藥公司Apnimed宣布,已完成首款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口服藥的第2次三期臨床試驗,預計在2026年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提交新藥申請,期望未來能取代現行陽壓呼吸器(CPAP)治療方式。
-
研究:狗可聞出帕金森氏症患者 有望用於開發低成本篩檢方式
|文教科技近期一項最新研究指出,狗狗透過訓練後,可以用嗅覺偵測出人類是否患有帕金森氏症。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有助於未來開發出快速、低成本的檢測方式,讓患者能及早診斷出是否罹病。
-
台籍教授領導團隊訓練AI 盼將腦波轉譯成文字助治療
|全球澳洲雪梨科技大學由台灣籍教授領導的團隊,正嘗試透過人工智慧的機器學習方式,希望能把人的腦波翻譯成為完整的句子。如果研發成功,對於中風癱瘓或是自閉症患者的復健與治療,將有不小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