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
-
麻醉護理師發起拒加班行動 中國附醫:急刀不受影響
|社福人權醫護人力短缺,許多醫護得長期超時工作。台灣護理產業工會指出,中國附醫的麻醉專科護理師長期人力不足,但醫院卻沒有縮減開刀房數量,除了把人力挪到白班,還預排加班班表,下班後也得隨時待命,因此發起拒絕加班行動。院方表示,持續以病人為中心,也不會勉強加班,工時合乎規定;市府勞工局將前往查核。
-
宜蘭今年首例登革熱 患者往返宜蘭台北通勤
|地方國內登革熱疫情逐漸升溫,宜蘭縣出現今(2025)年全縣首例登革熱個案,是40多歲男性,平時開車往返宜蘭、台北通勤,因此衛生局緊急針對男子足跡消毒。另外,桃園市也出現疑似社區群聚案例,累積4例登革熱個案,分布在桃園區文中里、龍安里,因此市府啟動區級應變中心,加強居民健康監測,防堵疫情擴散。
-
心臟病患者少年化 40-60歲男性心梗窒夯懸
|9/29是「世界心臟日」,根據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觀察,最近40到60歲男性心梗窒的發生率有衝懸,而且心臟病患者的年歲有降低。醫生提醒,觀察少年患者,上主要是高血壓佮食薰造成,民眾若感覺胸坎實實、會疼,上好緊去予醫生看。(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中央生育補助增至每胎10萬元 好孕3方案一次看
|生活行政院今(18)日拍板通過「好孕3方案」,加碼生育、試管嬰兒及癌友取精卵補助。其中生育補助方面,未來不論投保類型,女性國人每生1胎均可領10萬元補助,且無社會保險者亦適用,預計明(2026)年1月1日起上路。新制上路後,若加上地方政府現行生育補助,估計雙北與台東民眾首胎最多將可領到14萬元。
-
巴氏量表新制上路,重症家庭憂慮聘雇排擠【獨立特派員】
|社福人權立法院於去年年底通過就業服務法第46條修正案,80歲長者及70至79歲癌症二期以上患者,無需檢附巴氏量表即可聘僱外籍看護移工。此項新制於今年8月正式上路,重症照顧家庭的聘僱焦慮感也持續上升。數十個社福團體對此表達強烈擔憂,這項看似放寬申請門檻的政策,實際上暴露了台灣長照體系的深層結構性問題,引發各界對照顧現場「弱弱相殘」困境的關注。
-
巴氏量表新制上路,重症家庭憂慮聘雇排擠【獨立特派員】
|社福人權立法院於去年年底通過就業服務法第46條修正案,80歲長者及70至79歲癌症二期以上患者,無需檢附巴氏量表即可聘僱外籍看護移工。此項新制於今年8月正式上路,重症照顧家庭的聘僱焦慮感也持續上升。數十個社福團體對此表達強烈擔憂,這項看似放寬申請門檻的政策,實際上暴露了台灣長照體系的深層結構性問題,引發各界對照顧現場「弱弱相殘」困境的關注。
-
台灣AED密度全球第二,推廣使用障礙仍多!【獨立特派員】
|生活台灣在公共場所廣設超過1.5萬台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設置密度全球第二高,卻因「找不到、拿不到、不會用、不敢用」等現實問題,使用率不到3%,路倒患者存活率也遠低於美國。為此,「愛陌生推廣協會」創辦人,同時也是急診醫師的林治圩,帶領團隊正積極推廣,結合平台技術與民間倡議,期望讓AED從冷冰冰的設備,成為日常中隨時能發揮「心臟重開機」作用的救命工具。
-
加拿大失明男「以牙還眼」 牙齒嵌人工角膜植入眼中重見光明
|全球加拿大一名男子右眼失明20年,過去曾動了近50次眼科手術,包含眼角膜移植,但每次都只能使用幾個月或幾年,直到今(2025)年6月,這名失明男子透過將嵌入人工角膜的牙齒放入眼睛的罕見手術,終於重見光明。
-
阿根廷醫設計探戈療法 緩解巴金森氏症患者病況
|全球探戈的舞步優美而充滿力道,還有助於身體行動力和平衡感,在探戈舞起源地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就有醫生為巴金森氏症病患設計探戈治療課程,15年來超過200名患者參與。醫療團隊分析病患的療程後發現,病患行走的步態和平衡感都獲得改善,也因為團體活動減少孤立和憂鬱,患者的情緒也明顯較為穩定。
-
抗心臟病乙型阻斷劑「男女有別」? 研究揭可能增女性復發風險
|文教科技近期發布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常見的心臟病治療藥物「乙型阻斷劑」,其實反而可能導致部分女性心臟病再度發作,並增加住院和死亡風險,但對男性則不會產生相同影響。研究作者指出,這是由於過往心臟病治療相關研究缺乏女性樣本所導致,但也強調,乙型阻斷劑對於心臟輕微損傷患者仍然具有一定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