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
2020美國總統大選》抗中或友中?民主黨綱刪「一個中國」 共和黨堅守台灣關係法
|22日最後一場總統辯論會上,針對疫情失控,川普再次強調,「這不是我的錯,這是中國的錯」。新冠疫情、新疆與香港人權事件接連爆發,二位候選人對中國態度都有明顯轉變。民主、共和兩黨黨綱明確擘畫出抗中藍圖。 大選第三場辯論同一天,中國舉行抗美援朝70週年紀念大會,習近平宣誓,「我們決不會坐視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受損,決不會允許任何人任何勢力侵犯和分裂祖國的神聖領土。一旦發生這樣的嚴重情況,中國
-
2020美國總統大選》抗中或友中?民主黨綱刪「一個中國」 共和黨堅守台灣關係法
|22日最後一場總統辯論會上,針對疫情失控,川普再次強調,「這不是我的錯,這是中國的錯」。新冠疫情、新疆與香港人權事件接連爆發,二位候選人對中國態度都有明顯轉變。民主、共和兩黨黨綱明確擘畫出抗中藍圖。 大選第三場辯論同一天,中國舉行抗美援朝70週年紀念大會,習近平宣誓,「我們決不會坐視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受損,決不會允許任何人任何勢力侵犯和分裂祖國的神聖領土。一旦發生這樣的嚴重情況,中國
-
重回冷戰夢魘:大國軍機在西太平洋的戰略巡弋與空中角力【觀點】
|全球中國在軍力快速發展下,開始在涉及自身國家利益地區展開戰略巡弋。日本航空自衛隊緊急升空攔截的目標,也從前蘇聯、俄羅斯轉變為中國軍機為最多。目前中國軍機往東海穿過宮古海峽,進入菲律賓海進行長程演訓已是常態,對台灣的威脅也與日俱增。
-
中國禁止逾2千件台灣食品 5張圖看懂對台影響 【圖解】
|兩岸12月初起陸續有台灣食品遭中國海關總署禁止進口。為什麼中國要禁止台灣食品?有哪些食品被禁止進口?對台灣的影響大嗎?台灣業者與政府怎麼因應?《公視新聞網》用5張圖解釋中國禁止台灣食品事件。
-
解讀中國軍力報告/2035年核彈數將達1500枚 6張圖瞭解中國核武現況
|兩岸2022年《中國軍力報告》估計中國可能在2027年具有武統台灣的能力,並將在2035年擁有1500枚核彈頭。有多少國家擁有核武?中國的核武庫成長有多快速?又部署了多少飛彈與核彈?美國近年對台軍售策略是否有所改變?《公視新聞網》用6張圖認識中國的核彈、飛彈部署及台灣國防現況。
-
火,與希望的光:2021索羅門群島首都為何失序?【觀點】
|全球11月24日,索羅門群島首都發起示威活動,從原本的和平抗議變調,出現為期3日的失序狀態,之後情勢很快平靜下來。台灣主流媒體多將此事件連結到2019年9月索羅門政府決定與台灣斷交、與中國建交在國內引起反彈。中國因素確實扮演重要因素,但事件的起因更為深遠與複雜。
-
2758決議等同「一中原則」?台灣返聯的國家定位挑戰【有話好說】
|政治聯合國2758號決議通過50年,回顧2758號決議,如何從中國代表權問題演變為「一中原則」的國際化、進而排除台灣參與國際的空間?面對近來國際挺台聲浪四起,台灣又該如何務實檢視自身定位參與國際,破解2758號決議的中國詮釋權成當務之急。
-
相隔25年 裴洛西、金瑞契訪台有何不同?
|政治1997年4月2日,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金瑞契(Newt Gingrich)搭乘美國空軍專機快閃訪台,短短3小時後就離開。現任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預計今(2)晚抵達台灣成為25年來台最高層級的美國官員,也再次牽動台美中三角關係。《公視新聞網》帶您了解兩次眾議院議長訪台有何不同之處。
-
中國居住證與身分證、台胞證有何不同? 台灣人申領是否觸法?
|兩岸網紅八炯與陳柏源自製的中國統戰紀錄片中,提及約10萬名台灣人持有「中國身分證」,且能保留台灣身分證、台灣護照及台胞證。若根據法規,台灣人申請中國身分證須擁有居民戶口簿,但可以申請2018年上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居民居住證」。該居住證與身分證、台胞證有何不同?申領是否違反台灣法規?《公視新聞網》整理相關法規。
-
「友誼」無上限?俄烏戰爭重創,中國經濟雪上加霜【觀點】
|全球俄羅斯發動侵略戰爭迄今逾2週,國際也祭出經濟制裁手段,而中國則無明確表態譴責入侵行動,難免遭受牽連,原已衰退的經濟更是雪上加霜,不僅俄羅斯寄望中國無上限的情義相挺,中國多年來在烏克蘭大量投資與經貿利益恐怕也將化為「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