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轉型
-
關稅衝擊碳費徵收 彭啓明:收入低於預期
|環境國內碳費制度今(2025)年上路,環境部上午舉行亞洲碳定價論壇。部長彭啓明受訪時表示,預估受關稅衝擊與傳統產業經營辛苦的狀況下,明(2026)年預估碳費收入約在40億元上下,但他仍樂觀表示9成企業提出自主減量計劃,代表減碳的實質目標會達成。
-
-
興達電廠火災 環團籲加強機組安全性
|社會興達電廠這次的事故,讓不少高雄人回想起過去的氣爆惡夢,不過台電解釋,高雄氣爆的氣體是丙烷會向下沉積,這次事故則是甲烷,雖會往上逸散但不容易蓄積,本質不一樣。環團則提醒,天然氣是台灣能源轉型過渡時期的重要能源,政府跟台電更要加強整個機組運轉的安全性,減少民眾疑慮。
-
觀光人數倍增致南極融雪加速 科研活動也加重汙染
|全球地球暖化加速南極融冰,觀光與科研活動則又讓情況雪上加霜,20年之間南極觀光人數從2萬暴增至12萬,船舶燃燒化石燃料與科研設施加重污染。研究顯示,南極土壤重金屬微粒比40年前高出10倍,一名觀光客就可能造成百噸積雪融化,學者呼籲加速再生能源轉型,減緩人類衝擊。
-
三菱退出日本風電計畫 稱成本暴增2倍難獲利
|全球日本政府推動永續能源計畫多年,現在日本知名企業三菱商事卻宣布,因為成本暴增到原本的2倍多,未來恐怕難以獲利,要退出在秋田、千葉近海的離岸風力發電計畫,預計將會重創國家能源政策、地方傳產企業。
-
經長郭智輝因健康因素提辭呈 3首長同日請辭
|政治內閣再傳震撼消息,繼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和數位發展部部長黃彥男請辭後,經濟部長郭智輝也發聲明請辭。三位首長同日請辭,雖然理由各有不同,但也引發外界對內閣運作與政策延續的高度關注。
-
川普批風電光電「世紀騙局」童子賢:有綠能無核能是浩劫
|政治核三重啟公投將在23日登場,美國總統川普20日在社群發文,批評風力和太陽能發電是「世紀最大騙局」,不過對此力挺核三重啟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則表示不認同川普嗆辣言論,但也點出台灣如果只有綠能沒有核能,對環境將會是場浩劫。而民間團體則重申「核廢」處理無解,就不應貿然重啟核三。
-
核三公投/低碳安全?風險留後代? 5場發表會交鋒一次看
|政治核三重啟公投將於8月23日舉行投票,5場意見發表會已在15日全數落幕。在這5場發表會中,正反方分別提出什麼主張?《公視新聞網》帶您回顧交鋒重點。
-
黃國昌啟動挺核車掃 民團明發起反核遊行
|生活823重啟核三公投將在下週六登場,民眾黨今(15)日啟動全國大車掃,黨主席黃國昌親自站上戰車爭取民眾支持。對於再被質疑對核能立場改變,黃國昌表示是因為當前面臨國際淨零碳排趨勢與AI產業發展需求,台灣不能再蹉跎。民團也將發起反對重啟核三遊行,明天下午從台大出發。
-
翁曉玲稱核電為救命電 林子倫指重啟核三拖慢能源轉型
|政治核三重啟公投第2場電視發表會在昨(9)日登場,正方由國民黨立委翁曉玲擔任,強調核電是救命電,穩定又低碳;反方代表,行政院能源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則指出,核廢料有債留子孫的風險,核電延役也可能拖慢能源轉型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