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力拼淨零碳排,電動車漸成為顯學。全球電動汽車龍頭台灣特斯拉今(3)日悄悄跟進全球降價潮,熱銷款Model Y(Long Range)下降18萬、Model Y(Performance)下降22萬,降幅逾7%。
新任行政院長陳建仁,今仔正式交接上任,伊表示這份職務,是伊人生最後一個政務人員公職,會盡全力來做。陳建仁就任了後,頭一份核定的公文,就是淨零排放路徑綱要計畫。另外外界關注蘇貞昌落任了後欲去佗。蘇貞昌表示無欲退休,服務是伊的志業,國家有需要就算伊一份。(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蔡政府喊出2050淨零排放,去(2022)年3月底國發會提出減碳路徑,12月底更公布12項關鍵戰略,並修正與提高2030年的減碳目標。上午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學者專家評析,學者認同政府跨出重要的一步,但相關作法非常保守。
歐盟最近將進行氣候政策改革,來加速達成區域內的氣候目標。預計到2034年要全面廢除高耗能產業的碳排免費配額,並要求發電廠在2023年前減少55%的淨零排放,而家庭碳排未來也將跟進收費。
減碳是全球共識,台灣也喊出2050要達成淨零排放。但有民間團體在9月期間進行調查,發現有超過6成的民眾不知道淨零排放為何。就算聽過,但何時達成淨零也只有3成民眾知道是在2050年,另外近一半民眾認為政府在因應氣候變遷的表現並不好。
國發會於今(2022)年3月底發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至今相關單位尚未公布2030年的減碳目標,民進黨立委蘇巧慧質詢環保署長張子敬,2030排碳是否減半?署長張子敬回應,中國2030年才達到排放峰值,台灣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做。
英國為扭轉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嚴峻後果,計畫要在2030年前減少一半的碳排放,並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估計需要投資90億英鎊,才能讓「綠色氫能」成為英國綠色未來的基石。
氣候危機讓各國努力推動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台灣雖然也喊2050淨零排放,但學者認為台灣的減碳策略過於保守,另外也需要足夠的誘因或推動徵收碳稅,帶動中小企業加入淨零潮流。
2050淨零排放是國家重要減碳目標,地球公民基金會表示,以2020年為例,重工業之都高雄的碳排總量占全國20%,中鋼更是高雄最大的碳排企業,今(22)上午到中鋼總部門口快閃抗議。腳踩黑色顏料當成「碳足跡」,呼籲中鋼在淨零目標上,要提出更有效的作為,但遭到中鋼員工阻擋,雙方一度拉扯。
總統蔡英文宣示2050年要達成淨零排放,相關部會今天在立法院專案報告。國民黨立委質疑,2030年電動車能到30%嗎?民進黨立委陳亭妃批評台電地方饋線相關設施不足,如何提升再生能源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