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29日凌晨就更嚴格的氣候政策達成協議,因為德國在最後關頭妥協,各國將從2035年起實現「新車零碳排」的目標,也等同將從2035年起,禁止銷售燃油車,未來的主流市場將走向電動車。
台大在今天舉行93週年校慶,校長管中閔指出,學校的努力方向是要實踐未來大學、推動永續發展,以及創校百年的籌備。同時宣示台大的碳中和目標,要在2028年達成碳中和50%、2048年達成碳中和。在校慶中也致贈名譽博士學位給文學家白先勇,和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表揚他們對整體社會的卓越貢獻和成就。
隨著《 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出爐,明訂溫室氣體目標2050年淨零排放。台大校長管中閔表示,台大減碳目標是2028年達成碳中和50%,2048年達成碳中和100%
俄羅斯總統蒲亭曾經表示,俄國將在未來30年,致力減少溫室氣體的淨排放量。不過位在俄國遠東地區的、庫頁島,進度倒是已經超前,設下了要在2025年之前,達到碳中和的目標。
這次的氣候峰會中,主要的碳排放大國,也就是中國、俄國、印度和巴西,這所謂的「金磚四國」,再次成為關注焦點。印度總理莫迪,是四國當中的唯一出席領導人,但他開出預估在2070年才能達成零碳排的目標,比其他國家晚了20年。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星期天(31日)在蘇格蘭格拉斯哥開幕,為期兩周的議程,有將近200個國家、上百位領袖與會,共同應對日益嚴峻的暖化問題。
歐盟宣告2050年達到碳中和,我國也加速推動再生能源發展,不過,藍綠立委都質疑,相關部會推動不力。環保署強調,我國的碳排放密度,逐步下降,顯示經濟成長與溫室氣體排放,逐漸脫鉤。
節能減碳的重要性,大家都很熟悉,但您有想過藝術展覽也會產生碳排放嗎?台北市立美術館希望藉由造林,抵銷第十二屆台北雙年展所產生的390公噸碳排放,不過引發砍樹造林的爭議。
全球領袖視訊氣候峰會在22日「世界地球日」登場;美國總統拜登重申2050年碳中和,在解決氣候變遷問題上「美國不會遲疑」。受邀的40國領導人包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俄羅斯總統蒲亭,第一個議程在討論全球暖化控制在攝氏1.5度之內。 美國總統拜登誓言重返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之後,主導召開為期兩天的全球領袖視訊氣候峰會,共有40國領袖參加,最近與美國關係緊張的中國、俄羅斯均出席。拜登宣布美國的減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