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減碳新解方 芬蘭碳中和客貨渡輪啟航
芬蘭瓦薩航運公司建造的奧羅拉博特尼亞號,在交船4年後正式投入營運,8月這艘客貨渡輪汰換液化天然氣,而改用生質燃料與鋰電池的混合動力,成為全球首批碳中和客貨輪之一,也為全球航運提供降低碳排的新解方。
芬蘭瓦薩航運技術總監泰爾說明,「我們目前使用生質燃料與氫化植物油,因此已完全達成碳中和營運。我們是全球規模較小的航運公司之一,因此能夠率先採用新技術,也等於替大型業者立下小小的標竿,證明這樣的做法是可行的。」
這艘全長150公尺、寬26公尺、深5.95公尺,噸位為2436噸的客貨輪,造價為12億2000萬歐元、約合433億台幣,在2021年正式交船,可載運約900人,目前固定航行於芬蘭瓦薩與瑞典烏米亞之間,是全球最北端的航線。

瓦薩航運與多家當地大型科技與能源公司合作,讓這艘渡輪成為測試減排技術的試驗平台,希望藉此打造碳中和航運,大幅減少導致氣候變遷的碳排放,也將這條航線打造成綠色商業航運走廊。
奧羅拉博特尼亞號船長修荷姆表示,「也許在5年前沒有人認為這樣的事有可能做到,但現在我們已經證明這確實可行,我們能挑戰舊有的系統,也能挑戰過去的思維方式。」
瓦薩的新貨輪達到歐盟的氣候標準,透過新機制將貨輪節省的碳排放量出售給其他航運公司,以呈現碳排成效。
歐洲環保專家也指出,芬蘭的碳中和渡輪在能源效率與電氣化上有實質進展,但航運業仍需要擺脫對生質燃料的依賴,以解決生物廢料不足的問題;長期而言,航運業應開發電子燃料等可以大規模減排且不傷害生態的燃料,來取代化石燃料,實現能源轉型目標。
船舶引擎製造商執行長阿格尼瓦爾指出,「我們已經具備推動轉型所需的主要技術,並不是還得去發明全新的技術,我們已經有技術,但真正的挑戰在於取得足夠的燃料並讓整個運作在財務上可行,這才是目前最大的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