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交大
-
-
車頭性侵案惹疑慮 警察大巡邏、學者喝AI輔助
|臺北車頭發生性侵事件,臺鐵總經理馮輝昇表示,會針對治安熱點加強巡邏。毋過,臺北車頭真大,有學者建議以警力巡邏為主、用監視器監控做輔助,而且也會當結合AI技術,看旅客敢有奇怪的行動。另外,立委建議參考國外設軌道警察局,警政署長張榮興講會閣研究。(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公共安全亮紅燈 立委建議仿效國外設軌道警察局
|社會台北車站發生性犯罪事件,公共安全亮紅燈,台鐵總經理馮輝昇表示,要針對治安熱點提升見警率,鐵路警察已經加強人力巡邏,但北車站體龐大,有民眾還是擔憂出現治安死角,有學者建議,透過警力巡邏為主、監視器監控為輔,結合AI技術辨識旅客有無異常舉動;另外,立委建議應仿效國外,在全台設立軌道警察局,警政署長張榮興表示,會納入研議。
-
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出爐 台大第140名居台灣之首
|文教科技英國《泰晤士報》高教特刊(THE)今(9)日公布2026世界大學排名,台灣的大學裡台大表現最佳排在第140名,比上個年度進步32名。整體來看台灣上榜的大學,產學合作的表現很不錯,台大和陽明交大更是滿分排名世界第1,不過這個指標只占4%,影響總排名。
-
台灣學子國際發明展獲佳績 2年奪284面金牌
|全球台灣學子近年在各大發明展屢創佳績,2024至2025年在13項國際發明展,合計奪下284面金牌,其中有169件作品已取得中華民國專利證書,今(2)日由教育部長鄭英耀接見表揚。
-
馬太鞍溪堰塞湖仍紅色警戒 李鴻源:應無立即風險
|地方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目前壩頂高度82公尺、剩餘水量610萬噸,但仍維持紅色警戒,先前曾經示警要留意管湧現象的前內政部長李鴻源今(29)日表示,管湧的問題已降低,目前應該不會有立即風險。而在馬太鞍溪橋上游架設微地動訊號測站的陽明交大團隊學者趙韋安揭露,堰塞湖溢流時,監測訊號跟崩塌、洪峰的相對關係,希望未來能讓決策單位更容易針對災害進行預警。
-
人數衝懸僫撤離?無通知? 花蓮重災責任待理清
|因為風颱樺加沙欲來,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佇9/21早起9點開設,頭一擺開會的時,馬太鞍溪的崩山潭離滇出來閣差20米,一開始講欲撤離保全戶,干焦6个村里;經過下晡專家會議、應變中心暗時6點開第3改會,就宣佈愛擴大到12个村里,撤離的人數對600人增加到7、8千人,當地的鎮長佮鄉長攏講有困難。(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中央21日宣布擴大撤離約8千人 地方:短時間難通知所有民眾
|政治這次颱風來襲,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是在21日上午9時開設,召開首次會議,當時馬太鞍溪堰塞湖離溢流的高差還有20公尺,一開始需要撤離保全戶只有6個村里,然而在下午開過專案會議後,應變中心在晚間6時召開第3次會議時,宣布要擴大到12個村里,人數從600人增加到7、8000人,包括鳳林鎮長、光復鄉長都說,短時間要通知所有民眾有困難,究竟中央地方是如何溝通,請看以下的整理報導。
-
馬太鞍溪堰塞湖為何潰壩?監測團隊告訴你【訪問全記錄】
|環境馬太鞍溪堰塞湖9/23先溢流再潰壩,重創花蓮縣光復鄉。林業與自然保育署及內政部委託陽明交大及台大團隊,從七月起持續監測堰塞湖、模擬致災範圍,也規劃溢流時的撤離計畫。 公視新聞實驗室訪問到團隊中,負責監測的陽明交大防災與水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林志平、研究員李國維,以及負責撤離範圍評估的台大土木系教授游景雲,並整理列出採訪原始問答。
-
極端風速逐年增強 鐵皮屋頂恐成傷人武器
|生活8月楊柳颱風和7月的丹娜絲颱風相繼吹掀不少民宅屋頂,其中不乏鐵皮屋頂。儘管台灣有建築耐風規範,但鐵皮屋實際搭建是否符合法規?防災產業協會研究近30年颱風侵台情況,發現近10年極端風速有增加趨勢,當颱風風速越來越高,鐵皮屋還適合台灣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