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衛福部預告修正醫美特管辦法 將分級限制執行醫師資格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為了提升醫美品質,衛福部日前預告修正《醫美特管辦法》,將美容醫學分成三級,並限制執行醫師資格,例如風險最高的隆乳、臉部削骨等特定美容醫學手術,僅限整形外科等十大專科醫師才能執行。

今(2025)年6月,台北市一名女子到某家醫美診所進行抽脂手術,沒想到發生急性腎衰竭,讓她求助無門,近年來類似這樣的醫美亂象頻頻傳出,衛福部日前預告修正醫美特管辦法,將嚴格限制醫美醫師資格。

陽明交大公衛所所長楊秀儀表示,「這幾年醫美所產生的醫療傷害越來越多,那主要的都是跟醫師的什麼能力有關,但是呢,所以因此衛福部要管理的話,我是贊成的。」

為了避免醫學系學生一畢業就從事醫美,杜絕「直美」亂象,衛福部將採三級管理模式,

即使是玻尿酸等針劑注射,醫師畢業後還是得完成2年「一般醫學訓練計畫(PGY)」;而風險最高的特定美容醫學手術,例如較多抽脂量的抽脂、臉部削骨等,則是僅限整形外科等十大專科醫師才能執行。

衛福部長石崇良指出,「其他的科沒有這個現象,只有在醫美出現了『直美』,我們只是把它導正回來,回到我們正規的醫學教育。」

台灣美容醫學產業全聯會理事長蔡豐州說,「如果你今天要這個嚴管,藉由某個特定的次專科,或者是特別的專業,基本上你就有可能要伸手到全部的醫療跟生技產業。」

根據衛福部統計,每年約有1400多名醫學系學生通過醫師國考,其中約有100多人未接受2年PGY住院醫師訓練,就直接進入醫美診所執業,累計約有600多人,未來新制上路後,美容醫學手術醫師有3年緩衝期,必須補齊資格,光電與針劑的執行醫師,則需在2年內完成訓練,才能執行醫療行為。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