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
-
本土食材的無聲危機,台灣畜牧業面臨哪些難題?【獨立特派員】
|產經台灣畜牧業正陷入轉型關鍵期。國產牛肉因乳牛數量減少與需求攀升而供應吃緊、價格飆漲;相對地,國產羊肉則因市場低迷與成本高漲陷入價格崩盤,養羊戶接連退場。從牛到羊,台灣在地肉品面臨進口競爭與結構性挑戰。業者紛紛尋求轉型,包括雜交育種、開發新產品與建立品牌制度,盼能為「台灣味」肉品找到永續的出路。
-
牛奶可能不是「鮮奶」?台灣乳品市場大揭密【獨立特派員】
|生活在進口乳品競爭與市場價格壓力下,台灣酪農正以技術升級與品質管理維持優勢。然而,產銷結構不均、標示制度不明,仍削弱本土鮮乳的競爭力。未來,政府若能落實乳源揭露與價格透明,輔導業者建立穩定通路,消費者也以購買行動支持在地乳源,國產鮮乳或能在開放市場中找到新的平衡,讓品質、信任與永續三者共存。
-
首輛國產氫能巴士亮相 30分鐘加滿氫氣可行駛450公里
|環境國產首輛市區氫能巴士亮相,30分鐘加滿氫氣就能續航超過450公里,業者計畫到法國參展並預計在高雄市區示範上路;而中油首座加氫站也將設在高雄楠梓。
-
泰開放緬甸難民入境工作 緩解缺工問題
|全球今(10)日的全球缺工報導,要來看東南亞地區,泰國與柬埔寨兩國的邊境衝突,造成大量柬埔寨移工離境回國。因此,泰國政府開放泰緬邊境難民營的難民可以合法進入泰國工作,緩解2國衝突造成的勞動力缺口。另外,泰國政府近年來也積極的推動產業轉型,過往以代工為主的產業開始尋求中高階層人才,讓泰國產業界出現了高薪搶人才的趨勢。
-
營養午餐受新《財劃法》影響 國產食材補助未編預算
|生活受到《財劃法》影響,鼓勵營養午餐使用國產食材的經費,發生中央和地方都沒有編列明年度預算,包括團膳業者等的團體擔心恐面臨斷炊。對此,主計總處表示,《財劃法》修法後,中央將大筆預算撥給地方,先前就邀集地方政府開會,明確說明應由地方辦理、編列預算;明年度經費回歸由地方政府負擔。
-
農業部赴美擴大採購農產 稱行之有年且非政府出資
|政治在台美關稅談判之際,農業部率團前往美國擴大採購黃豆、小麥、玉米及牛肉,引發外界聯想。對此農業部澄清,此活動行之有年,也非政府出資。國內肉牛產業協會認為,政府對於在地產業照顧不夠,擴大採購讓他們情何以堪?而力推國產黃豆的合作社則呼籲,營養午餐要堅持使用國產黃豆,底線不能退守。
-
台灣風電裝置量難達標 背後產業結構問題浮現
|產經今(2025)年5月台灣成為無核國家,根據能源署最新統計,用電有13.5%是再生能源,裡面第二多就來自風力,但風電在台灣發展其實不順利。原訂2025年陸域與離岸風電裝置容量分別要達到1.2GW和5.6GW,如今雙雙跳票。能源署不只下修陸域風電目標,也預期離岸風電難以在今年如期達標。
-
連鎖加盟促進協會挺國產鮮奶 號召14家品牌響應
|生活區隔本土鮮奶與進口牛乳,衛福部已經公告,要取得國內鮮奶標章或驗證標章,才能標示為「鮮奶」,而國內連鎖加盟促進協會也展現力挺國產鮮奶,號召14個品牌響應。
-
防中國貨違規轉運洗產地 數發部邀電商業者研商防範
|生活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中國進口的小額包裹加徵關稅,外界關注,中國產品是否透過台灣違規轉運「洗產地」,或是大量傾銷。數位發展部日前已邀電商業者研商防範,業者則表示,平台有相關的查核機制,如果有產地爭議也會請賣家提出進貨證明。而到目前為止,都沒有發現中國產品低價傾銷情形,也會持續觀察。
-
陸軍九鵬基地神弓操演 陸射劍二飛彈3發全命中
|政治陸軍今(13)日在屏東實施精準飛彈射擊,國產陸射劍二飛彈上午實彈打擊15公里遠的模擬敵機,3發全都命中目標,未來陸劍二還能跟向美採購的國家先進地對空飛彈系統(NASAMS)進行搭配,展現中低層「密網式防空」的戰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