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開放緬甸難民入境工作 緩解缺工問題
在泰緬邊境的難民營內,小朋友打鬧玩耍,生活看似無憂無慮,但寄人籬下總是有許多限制。而國際情勢劇烈變化,讓在此生活2、3世代的難民們未來出現轉機。
清邁大學政治與社會學系講師席拉達指出,「除了勞動力缺口需要被補足外,其實是泰國社會相較於緬甸難民,對於柬埔寨的敵視更強烈,但是從長遠來看,緬甸難民也可能有危險,因為泰國的國族主義在未來,也可能對任何外來人口產生敵視。」
為了因應國際情勢的波動,泰國政府從善如流推出新政策。在緬甸難民進入泰國的工作市場後,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泰國政府與社會仍須慢慢磨合。
公視國際記者楊智強報導,「在臨時的基層人力缺口補足之後,泰國產業面臨的中高階人才人力稀缺,而長期以代工為主的泰國產業,近年來也積極的在拼產業轉型,除了政府推出的人才吸引方案之外,在泰國的台商與外商都祭出了高薪吸引人才。」
台灣明基電通泰國負責人陳翼均認為,「公司年輕人可能月薪在3萬塊錢上下,那對方可能一口氣開出4萬到5萬的薪資來挖角我們團隊成員,所以這個情況在泰國其實是滿普遍的,也可以顯示說,這邊確實是對於有經驗、有能力的中高階人才是非常非常需求的。」
過往泰國以人口紅利吸引外商進駐,但這個優點開始流向越南、印尼、柬埔寨等國家。泰國政府與產業界加強產業轉型的力道,但知識密集產業所需的中高階層人力仍是供不應求。
陳翼均說道,「那泰國政府還有包含產業界、教育界的部分,都還是滿在努力培養自己本國的人才,不過看起來需求還是遠遠大於這些人才的培養,這也是為什麼,泰國政府還是持續的在提供一些比較優惠的,不管說是簽證或是免稅的這些方案,吸引這些中高階的外國人才。」
泰國的產業轉型在人才與勞動力雙缺的狀況下,該如何進行,這將會是泰國政府與社會,在未來要面對的一道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