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學
-
台大試辦高中生進階課程 未來學生若就讀台大可抵學分
|生活為了搶先培育優秀高中生,台灣大學從9月開始試辦高中生進階課程5年試辦計畫,今(31)日進行啟動儀式。這項計畫首批邀請建中、北一女等5校、134位學生到台大修課,未來如果入學台大,可申請抵免學分。
-
建全台首個海域孕震構造資料庫 台大研究列出54條斷層
|生活台大地質所的研究團隊,近期首次整理出台灣周邊海域共54條有能力產生規模6.5以上地震的斷層資料庫,有望讓台灣地震評估的科學基礎更為完整。美國地震學會昨(27)日也在臉書發文,介紹此一研究成果。
-
移民署未知會入校查緝移工 台大指過程造成學生困擾
|社會移民署專勤隊員沒有告知校方就直接進入台大校園查緝失聯移工,甚至攔查民眾,引發學生疑慮。對此台大學生會表達譴責;移民署則致歉,強調會檢討相關通報機制。
-
教育部續調查女足抽血案 將赴台大、北市大等3校查核
|社會台師大女足的抽血風波,教育部針對研究倫理的部分持續調查當中,教育部常務次長朱俊彰表示,本週將到台師大、北市大和台大3所學校實地查核,確認是否有違失,後續如果發現有違失、違法情形將會裁罰。
-
-
中國台辦指示國企供台生實習 私校工會:學校不會協助宣傳
|兩岸中共統戰手法多變,為了攏絡台灣年輕人,2016年就推出「銀鷹計畫」,今(2025)年更由中國國台辦動員數10家中國國企,提供台灣大學生暑期實習機會,除了食宿全包之外,每人每天補貼100元人民幣。全國私校工會理事長吳忠春表示,過去幾年確實有聽過「銀鷹計畫」,不過近年來兩岸關係緊張,學術交流幾乎全斷,基本上不會有學校協助宣傳學生到中國實習。
-
台灣本土腦庫成立,解碼失智等神經疾病之謎【獨立特派員】
|生活台灣即將在今年底邁入超高齡社會,神經退化疾病成為不可忽視的健康挑戰。台灣65歲以上每13人就有1位失智,80歲以上更是每5人有1人失智。面對漸凍症、阿茲海默症等無藥可醫的絕症,患者與家屬承受著巨大的身心煎熬。為了突破醫學困境,台灣在2023年於台大醫學院成立第一個腦庫,為神經科學研究點亮一線曙光。
-
跨國數位平台無償使用新聞 產學界籲媒體議價法立法
|產經Google、Meta等跨國數位平台,無償使用媒體產製內容,卻壟斷超過7成的廣告收益,也讓新聞產學界提供2大改革訴求,除了再度促請政府,加快就《媒體議價法》立法,也喊話設立新聞基金,改善記者勞動權益、支持深入報導;更有學者表示,政府放任不公平狀態,未採取相關作為,就是與傳播學者乃至於新聞業為敵。
-
世界大學排名麻省理工連14年居冠 台大躍居第63創歷年最佳
|文教科技英國高等教育調查公司QS今(19)日公布2026年世界大學排名,台大名列第63名,是台灣唯一擠進前100強的大學,名次也創下歷年最高紀錄;另外包含清大、陽明交大、成大、台科大等校也都擠進前400名榜單。全球排行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連續14年居冠,英國倫敦帝國學院則蟬聯第2。
-
台南民間團體串聯,打開城牆的歷史記憶【獨立特派員】
|地方今年恰逢府城建城300週年,民間團體發起一系列紀念活動,包含「五九圍城」、「府城隍巡城祭」等,串連台南地區眾多學校共同參與。然而緊接在去年由政府主導的「台南400」慶祝活動之後,「府城300」引發民眾混淆。究竟這兩個時間點代表什麼不同意義?為何要在消失的城牆遺址上重新尋找歷史?當代社會中,古城牆的紀念活動能帶來什麼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