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
-
關稅衝擊車市 台北港堆逾3萬輛進口新車
|產經受到美國關稅不確定性影響,車市買氣急凍,光是台北港已堆積超過3萬輛進口新車。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昨(25)日證實,美方希望台灣整車市場開放免稅、以及貨物稅有機會在明(27)日三讀通過,外界分析,都讓民眾對買車更抱持觀望心態。
-
關稅談判撼動車價?汽車稅制該與時俱進嗎?【獨立特派員】
|產經長期以來,台灣汽車的高售價飽受消費者詬病。隨著美國將關稅議題拋向台灣,加上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指出台灣以技術性貿易障礙限制美規車進口,汽車產業面臨巨大挑戰。面對潛在變局,產業界、政府與消費者各有盤算,而這場稅制攻防,能真的撼動台灣居高不下的車價嗎?
-
小米電動車上市售價不到百萬 與特斯拉、比亞迪較勁意味濃
|電動車市場再掀激戰,中國智慧型手機公司小米28日宣布SU7電動車正式上市。此次小米來勢洶洶,SU7售價從21萬多人民幣起跳,換算價格約在台幣100萬元以內,還標榜目標是將手機、家用電器跟汽車系統結合,跟電動車龍頭特斯拉較勁意味濃厚。
-
台灣車價高,真的只因「萬萬稅」嗎?【獨立特派員】
|產經在台灣買車,不管是要買進口或是國產車都會發現車價偏高。在國外賣一百萬的進口車,台灣可能就要賣到兩百萬,同樣的車型在台灣的售價,跟國外差到一倍之多,究竟原因何在?也有駕駛人認為,既然台灣車價高,就買二手車來降低購車成本,不過要注意哪些細節才能不踩雷?
-
純電動車概念股鴻華先進上市 整車設計概念面臨挑戰
|產經全球電動車市場已進入戰國時代,為搶攻商機,台股第一家純電動車概念股-鴻華先進今(20)日上市掛牌。鴻華董事長劉揚偉表示,過去台灣受限引擎和變速箱技術,很難發揮,現在電動車改為馬達和電子驅動線路,將朝「整車設計」發展。電動車專家則認為,台灣在電動車的扶植投資力道,遠低於歐洲或中國,競爭力道相對落後。
-
-
台灣宣示2050淨零排放 經濟部提2030電動車市售比達30%
|環境總統蔡英文宣示2050年要達成淨零排放,相關部會今天在立法院專案報告。國民黨立委質疑,2030年電動車能到30%嗎?民進黨立委陳亭妃批評台電地方饋線相關設施不足,如何提升再生能源比例?
-
挪威電動車市佔率6成5 普及率全球最高
|全球挪威為目前全球電動車普及率最高的國家,最新統計顯示,去年電動車銷售再成長25%,整體市佔率來到六成五,預估明年可達到八成,已非常接近當局設定2025年前新車全面電動化的目標。
-
COP26盼2040前逐步淘汰燃油車 美、德、中未簽署承諾
|全球在英國舉行的COP26氣候峰會,10日發布聲明,目標在2040年前,逐步淘汰燃油車。不過,包括全球前兩大汽車製造商,豐田汽車和福斯汽車,以及主要汽車市場,如美國、德國和中國,都未簽署這項承諾。
-
電動車價格偏高、充電設備不普及 不少消費者仍持觀望態度
|產經近年來,電動車是各大汽車和電子科技展的熱門話題。由於標榜沒有碳排放,也成為高舉環保口號的各國政府,還有民間團體多次強調的願景之一。但根據外媒分析,因為車價偏高,而且充電設備並不普及,電池的生產和報廢同樣具有環保疑慮,因此不少消費者都還在觀望。 從鋰電池到燃料電池,電動車已然成為各大車展與環保話題的新寵。除了一開始就開發電動車的特斯拉,全球各大車廠都投入大筆資金研發電動車,以及相關的電池與動力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