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育政策催生聯盟指出,以台灣目前的低生育率,20年後人數幅減恐減少近三分之一。根據北歐國家的經驗顯示,要提升生育率必須先提升女性就業,女性有工作收入才會願意生育。但反觀台灣,女性勞動參與率只有51%,因為進入勞動市場工作後,結婚生子會面臨進退失據的窘境。
臺灣面臨囡仔少的危機,舊年干焦13萬8千986人出世,創下歷史新低,人口數連紲三年負成長。毋過看彰化縣,顛倒連紲2年攏是全台灣上敢生的縣市,有社福團體指出,這馬的家庭養小孩,爸母攏閣愛食頭路。(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台灣的少子化危機又更加惡化了。去年全台新生兒只有13萬8986人,創歷年新低,也讓人口數連續3年負成長,而雲林縣在去年只有3000多人出生,也創下新低,反倒是彰化縣,連續2年獲得全台「最敢生」的縣市頭銜,托育政策、催生聯盟指出,雙薪家庭是養小孩的基本配備,政府應該要招募更多的保母,並廣設公共化幼兒園。
日本過去多年來,除了推行女力、鼓勵女性進入職場外,對男性上班族的育嬰假也相當重視。10月開始,政府進一步修改相關法規,讓為人父者的育嬰假可以分開申請外,還放寬育嬰假的申請次數,從2次增加到4次。期望更加彈性的制度,能讓更多上班族獲得該有的權利。
許多國家都跟台灣一樣有育嬰假,但在日本,男性上班族申請育嬰假並不普遍,有一個加拿大籍男員工請育嬰假被公司刁難,最後還被解雇,該員工反擊控告公司騷擾,卻被法院駁回,他大嘆育嬰假根本是看得到、請不到。
台灣2021年最新人口統計出爐,全年出生人數15萬3820人,創史上新低。有人說,低生育率是先進國家的必然現象,真的嗎?點名幾個先進國家2020年的生育率,瑞典1.7、丹麥1.7,這些北歐國家又是如何維持高生育率、高女性勞動參與率?
The group says change will alleviate household’s burden on childcare and help the employers to keep their talents.Presenter:About 50% of workers taking childcare leave quit when their leave expires, s
行政院院會七月初拍板多項友善育兒措施的修正草案,不過現行育嬰假以月為單位,托育政策催生聯盟等團體上午出席公聽會認為,請假單位應化整為零,改為可以以「小時」來請,更符合需求,企業也能留住優質的勞動力。
從七月開始,育嬰假從原本的六成薪調高到八成,請假時間單位和條件也有所放寬,政府希望更友善的生養環境,可以提高生育率。但托育政策催生聯盟和部份民間團體指出,肯定政府願意改變,但還是不夠,希望未來能再提高育嬰假的實施條件,延長申請時間到小孩八歲、請假的最小時間單位,能從月份改為小時計算。另外也希望小孩出生第一個月,父母的投保薪資能改為全薪給付改,給予父母們更多生育的誘因和後援。
台灣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政府陸續提出多項育嬰政策來鼓勵生育,但現在卻傳出,北聯醫針對請育嬰假、產假的員工苛扣獎金。上午多位北市聯醫工會成員來到北市府抗議,並正式向台北市政府勞動局提出申訴。 高舉標語喊著口號,上午北市聯醫工會成員來到北市府前,控訴北市聯醫長期違反性別工作平等法的母性保護原則,若員工請生理假、家庭照顧假、產假、陪產假,每個月發放約3000元的績效獎金,都會依請假時數比例扣錢,如果是請